/> 木鸢突然发出清越的长鸣,机翼导流板自动旋至最佳角度。蒸汽引擎喷出淡蓝水汽,带动螺旋桨发出蜂鸣——那是黄钟律九击与十二击的和鸣。朱载钧感觉座椅微微上浮,透过舷窗望去,试飞场的匠役们已缩成小点,红树林冠如绿色波浪般铺展向远方。
「看!」徐光启指向仪表盘,「钟鼓导航仪与蒸汽钟鼓楼实时联动,误差不足半丈。」木鸢在两千丈高空平稳飞行,下方的永定河如银链蜿蜒,工器监的烟囱群正按黄钟律节奏喷发蒸汽,形成整齐的几何烟柱。
忽然,西北方天际腾起乌云。徐光启轻拨操纵杆,木鸢如灵鸟转向,机翼「风吟窍」发出哨音,竟将迎面而来的狂风化作悦耳的宫商之调。朱载钧看见乌云中隐约有冰晶闪烁,而木鸢的橡胶蒙皮表面泛起一层白霜,却丝毫不影响飞行姿态。
「这是……」
「回陛下,橡胶蒙皮内置红树林炭纤维,」徐光启大声解释,「可自动吸附水汽结冰,转化为升力——此乃巧太妃「胶珀凝冰」术的改良。」
申时三刻,木鸢缓缓降落在试飞场。朱载钧步下踏板,衣摆竟无半点褶皱。张居正迎上前,袖中露出一份急报:「刚收到的军报,佛郎机私掠船出现在加勒比,若用此鸢……」
「不可。」朱载钧抬手制止,「工器之利,首在利民。着徐尚书尽快量产「黄鹄三号」,先用于南洋商盟货运,待技术成熟,再议他用。」他转身握住徐光启的手,「不过朕准你在木鸢上增设「地层监测舱」,若能提前五日预警飓风,朕许你在天津卫建专用试飞场。」
暮色浸染时,徐光启目送皇帝车驾离去,转身看见李之藻正在擦拭铅晶轴承。「尚书,其实咱们的「玄晶轴承」已试造成功,」匠人低声道,「只需……」
「噤声!」徐光启厉声喝止,望向天边最后一缕霞光,「陛下说得对,工器如水,宜缓不宜急。你且记住,任何技术若离了「民力如水」的根本,终是无本之木。」他抚摸着木鸢尾翼的工禾纹,声音渐柔,「何况,当木鸢载着稻米掠过饥民区时,比任何坚甲利兵都更能彰显工器之道。」
是夜,南苑试飞场的工棚里,徐光启在《木鸢图说》新稿写下结语:「昔公输班制木鸢,三日不坠;今吾辈以钟鼓为羽,蒸汽为骨,当使工器之翼,永护大明万里山河。」烛火摇曳中,案头的铅晶轴承忽然与远处蒸汽钟鼓楼共振,在图纸上投下工禾纹的光影——那是天地间最和谐的频率。
第284章 南苑试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