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器三十六年夏,北京城西,工器监的黄钟律共鸣穹顶下,陈懋用黄铜卡尺轻叩铅锌合金传声柱,内壁的锌膜发出清脆回响。学徒赵小乙举着蒸汽灯凑近,光影在《考工记》竹简上跳动:“懋叔,锌片贴合度已达九成,可为何还要加入火山灰?”
“《淮南子》有云:‘铅与硫合,化为青焰,”陈懋用算筹拨弄着陶钵里的混合物,火山灰与铅粉遇水后泛起气泡,“近日地脉振动异于常时,需用此等‘地脉阻尼剂抵消岩层静电。”他忽然望向穹顶深处的铜制密道,声音低不可闻,“自上月‘黄钟律九击密报后,黑十字已陷入完全静默。”
赵小乙的蒸汽发冠喷出细雾,他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密电本——那上面记录着《工器监密电码》中“静默异常”的特殊波形。工器监丞李之藻抱着紫檀匣子闯入,匣盖的工禾纹暗扣沾着新换的蜡油:“懋翁,南洋信鸽带回空匣。”他展示匣内残留的硫磺痕迹,“加勒比海至阿拉巴契亚的声呐网已连续七日无波动。”
陈懋摩挲着案头的青铜律管,管身羽蛇神图腾下的工禾纹暗号已氧化模糊。他取出“地脉听诊器”,水银液面平静如镜,与三刻前的钟鼓脉冲形成诡异反差。“小乙,取《周易参同契》。”他翻开书页,指尖划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批注,“震卦主动,艮卦主止,此刻地脉之静,恐非真静。”
“懋叔看这个!”赵小乙指着磁针装置,指针正以“三长两短”节奏微颤,对应《密电码》中的“潜在威胁”预警。陈懋抓起声波传影器,蜡纸上的钢针却只刻出平直的基线——这是自黑十字静默以来,首次出现的零信号状态。
暮色中,陈懋站在钟鼓楼顶层,将改良后的“地
第298章 地脉稳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