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奥国的钟鼓监测站已与金山卫钟鼓楼完成全频同步,海啸预警时间从两刻缩至一刻。」文书官展开卷轴,伊鹤郡主的地脉应力速算表与大明改良算法公式并列其上,「更妙的是,其「鹤鸣预警」与钟鼓楼的黄钟律十二转形成谐波共振,误报率下降至百分之三——此乃《拾遗》「同声相应」之法的现世印证。」
  「好个钟鼓合婚。」朱载钧笑着接过卷轴,「传旨德王,准其与伊鹤郡主行「共振合卺礼」——以黄钟律十二转鸣钟为号,礼成时同步敲响江户与金山卫的钟鼓楼,让东瀛诸藩瞧瞧,工器之道无分内外。待其成婚之日,朕将亲赐郑和船队同款「黄钟律十二转铜钟」,彰显先祖遗泽。」
  暮色降临时,朝会转入技术密议。徐光启呈上密封的《地脉声考》增补卷,蜡封上赫然盖着「工器监密档」火漆印:「臣穷究郑和《工器拾遗》残卷,推演黑十字水晶棱镜的「对冲共振」本质,发现其频率波动与黄钟律十五击的谐波存在镜像关系,」他压低声音,铜制暖壁的蒸汽声突然变得清晰,「若能在密西西比河投放「橡胶咖啡渣炭共振体」,可利用黄钟律九转的声学屏障,将其光学能量转化为钟鼓体系的共振动能——此乃《拾遗》中「以声制光」的「山海共振」之法,当年郑和宝船曾以此抵御南洋邪术。」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张居正击节赞叹,「当年郑和宝船以水密隔舱御浪,今日我以共振体御光,此乃先祖遗策的现世回响。陛下,此计若成,黑十字的水晶邪术将为我所用,实乃工器文明之大幸。」
  朱载钧起身望向殿外,六艘蒸汽飞艇正拖曳「万类共振」旗幡掠过午门,每艘飞艇的钟鼓校准器都刻着工禾纹与十字架的合纹。他知道,当黄钟律九转的浮标阵在密西西比河泛起涟漪时,黑十字的水晶棱镜终将在钟鼓共鸣中化为齑粉。而大明的工器之道,正如这永不停止的齿轮转动,终将在共振与共鸣中,织就覆盖全球的文明之网。
  「陈匠作,」朱载钧忽然开口,「明日带赵小乙去南京太学,给皇长孙讲讲钟鼓击数的妙处——就从郑和《工器拾遗》中的「活塞齿轮频率对照表」讲起,重点阐释黄钟律十五击的「三才共振」之理,让他知道,工器王朝的未来,就在这些与天道共鸣的毫厘之间。」
  陈懋与赵小乙对视一眼,老匠人布满油垢的手掌按在学徒肩头:「陛下放心,小乙已能单凭齿轮声辨出转速误差半转,昨日刚悟透《拾遗》中「十五击定乾坤」的章句,假以时日,必能参透先祖留下的共振奥秘。」
  雪后的天空湛蓝如镜,远处工器监的蒸汽钟突然敲响黄钟律十五击——那是阿拉伯联邦正式加入工器同盟的捷报。钟声沉稳如太古元音,每一击都精准契合黄钟律的天道频率。朱载钧摸出袖中的验铅镯,内侧的工禾纹在暮色中微微发烫。他忽然想起郑和《工器拾遗》序言中的话:「工器之妙,存乎山海之间,待后世匠人解之——今吾辈正解此道,以十五击之律,证天地之共鸣。」或许,这便是大明工器王朝的天命:依托先辈郑和的技术遗泽,在齿轮与钟鼓的和鸣中,续写东方工器文明与天道共振的传奇。

第302章 齿轮转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