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亭却没有被传家的话完全打动,他微微皱起眉头,质疑道:“村里最好的?咱村才几个孩子啊,总共加起来也没多少。那别的村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秀兰正坐在床上,手里拿着针线,缝补着孩子们破了的衣裳。她缓缓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看向云亭,眼神中满是担忧与不舍,轻声问道:“你这一走,真的要半年才能回来吗?”她一脸不舍得神情。
云亭转头看过来,脸上挤出一抹笑容,安慰她道:“要不然,我每个月领了工钱都回来一次!”可他心里也清楚,这不过是一句安慰的话罢了,工地离这里路途遥远,每个月回来一次谈何容易。
秀兰听了这话,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三个孩子身上。老大正端坐在桌子旁,用钢笔写着作业,一脸认真的面孔;老二和老三在屋里追逐打闹,时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而她自己的肚子里,还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如果云亭不出去赚点钱的话,明年三个孩子的学费恐怕又是不够的,搞不好还得去借钱!
可是自己这心里真的是乱得很,就像一团理不清的麻线。让他去,这一去半年,他还从来没有离开家里这么久过,不让他去,一家人以后的生活恐怕也要艰难了!现在孩子多了,今年的收成又不好,她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眼神中满是纠结与无奈。
沉默了许久,秀兰缓缓站起身来,走到柜子前,打开那扇有些破旧的柜门,在里面翻找起来。过了一会儿,她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两双新纳好的鞋子,那鞋子上的针脚细密均匀,一看就是花了不少心思。她把鞋子递给云亭,说道:“44码是你的,43码是云义的,这两双新鞋子你就带着吧,免的在那边鞋子破了我又没办法补!”说着,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泪花。
云亭接过鞋子,心中一阵感动。他轻轻地抚摸着鞋子,仿佛能感受到秀兰对他的爱意与牵挂。他把鞋子小心地装进了随身的行李,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外面好好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一早,云亭就和云义一起起床了。他们简单地吃了点早饭,便背起行囊准备去姚家村。
临行前,院子里弥漫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离愁别绪。杏花用粗糙的手不停地擦着眼泪。
她哽咽着,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担忧:“云义啊,你这可是第一次出远门呐!到了外面,可要乖乖听你大哥的话啊!有啥事儿都要跟你大哥商量,千万别在外面胡闹,娘不求你在外面赚多少,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
文义站得笔直,眼神里满是坚定,说道:“娘,嫂子,你们就放心吧!我们这就走了!过不了几个月,我和大哥就回来了。”说完,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年迈的母亲和满脸担忧的嫂子,毅然转身。
文亭走上前去,轻轻地拍了拍秀兰的手,他的眼神里满是温柔与安慰:“放心吧,秀兰。过段时间我就能回来。你在家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们!”
秀兰微微点头,强忍着泪水,挤出一丝微笑:“你在外面也要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家里。”
谁也想不到,这看似平常的一句叮嘱与承诺,竟是他们夫妻之间说的最后一句话。命运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悄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云亭兄弟两人与姚光宇兄弟几人踏上了远行的道路。长途奔波,终于到了新县。
当新县那条波涛壮阔的大河映入云义的眼帘时,他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脸上满是震撼与惊喜。那奔腾不息的河水,犹如一条巨龙在大地上翻滚咆哮,溅起的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云义兴奋地指着大河喊道:“大哥,你看,这河好宽啊!我这辈子都还没见过这么大的河!”
文亭看着弟弟那副激动的模样,也不禁笑了起来:“傻小子,这外面的世界大着呢,你没见过的还多着呢。”
还好,派给他们两人的活儿还算比较简单,就是造土胚。造土胚的场地在一片空旷的荒地上,周围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土堆。文亭和云义挽起袖子,拿起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先把土堆里的杂质挑出来,然后往土里加水加入稻草碎,一锹一锹地搅拌着,那泥土在他们的手下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均匀。接着,他们把搅拌好的泥土放进模具里,用脚使劲地踩实,再用工具把表面抹平。一个个土胚在他们的手中诞生,整齐地排列在空地上。
两个人很快就适应了这份工作,每天都劲头满满。他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笑声回荡在整个工地上。
再说杜秋丽那个姑娘,这姑娘生得眉清目秀,模样儿出挑,性子也是温柔善良,只是一直没遇到个合适的良人。
不过这次啊,她总算是遇到了一个满心喜欢她的男子。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干娘的娘家侄子,王家鹏!
王大娘自从没了丈夫以后,一直孤身一人过日子。她这娘家侄子王志鹏,那可是个孝顺又贴心的好后生。隔段时间,就会带些吃的用的来看望王大娘。
第104章 离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