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等地的官员确实是胆大包天,这年头地方上出现了什么匪盗,地方官员都是要担责的,考评什么的就不过关了。
因此地方上一旦出现什么匪盗,地方官员基本上都是能瞒报就瞒报,特别是陕西这种地方。
会被调到陕西当官的官员,要么是官场关系很差的,要么就是没钱买官的。特别是被调到陕北去当官的,更是有一种哭晕在厕所的冲动。因此陕北那群官员都想着要调离那种地方,调离的方法只有两种,一个是希望考评能过,二是希望能捞点钱,买个更有油水的职位。
因此在崇祯元年流贼才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地方上只要有人跑到巡抚那些官员的衙门里报告,这些巡抚一律都是不问青红皂白,先打上三十大板,然后说:此乃饥民也,掠之春后自散。
也正是前期这些官僚采取不作为的鸵鸟政策,这才让流贼开始在陕北流行起来了。清缴不力加上赈济不力,最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将陕西 你、山西、河南等省搅得鸡犬不宁,生产遭到了惊人的破坏,使得更多人不得不加入流贼的行列。
如果仅仅是一些小匪盗瞒报,那么朱由校还能理解。可是延绥巡抚张之厚和总兵杜文焕竟敢把境外入侵瞒报下来,简直就是胆大包天。这就相当于后世边疆省份
第140章:野望河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