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锦衣卫38[2/2页]

大明锦衣卫1 汪不了a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声称要寻找"失落的黄河文明"。
  "太巧合了..."赵莽翻看着张明远的笔记复印件。那些潦草的字迹中反复出现一个词:"玄冥"。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条加密信息:「不要深究,危险。」
  赵莽冷笑一声,回拨过去,却只听到忙音。他早已习惯这种警告——从他开始调查父亲失踪的真相起,类似的"提醒"就没断过。
  他继续研究尸体照片,突然注意到一个之前忽略的细节:在尸体冰封的胸口位置,隐约可见一个青铜牌的轮廓。由于冰层太厚,现场检查时没能发现。
  "小刘!"赵莽抓起外套冲出门去,"去医院!"
  县医院的太平间值班员睡眼惺忪地抱怨着,但还是放他们进去了。赵莽直奔尸体,用随身携带的小喷灯小心融化胸口的冰层。
  "赵老师,这不合规矩..."小刘紧张地东张西望。
  "规矩?"赵莽头也不抬,"等你知道我们在对付什么,就会明白规矩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东西。"
  冰层终于融化到足以取出那个青铜牌。赵莽用镊子夹起它,放在灯光下观察。
  青铜牌只有火柴盒大小,上面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一个圆圈,内部是交错的波浪线和闪电状的纹路。
  "这是..."赵莽的呼吸变得急促,"玄冥教的标志。"
  "什么教?"小刘凑过来看。
  赵莽没有回答。他的父亲失踪前最后的研究课题就是关于黄河流域一个古老文明的传说——玄冥教。据传他们掌握着控制"冰与火"的力量,但学界普遍认为那只是神话。
  现在看来,他父亲可能是对的。
  赵莽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太平间的灯光似乎闪烁了一下。他摇摇头,以为是疲劳所致,却听到小刘惊恐的声音:"赵老师,您的手..."
  赵莽低头,发现自己的右手掌心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淡淡的红痕——五个小点,排列成梅花状。
  和尸体上的冰魄掌印一模一样。
  好的,我将为您创作《黄河异象》的第二部分,聚焦雷火筒的时空悖论和赵莽的进一步调查。以下是这个充满科学谜团与历史悬疑的故事发展。
  故事梗概
  实验室的时空悖论:省研究所的检测结果令人震惊,雷火筒确认为明代万历八年工部制式,但内部火药却含有19世纪才出现的锑酸盐成分,形成无法解释的时空矛盾。
  二进制密码:赵莽发现雷火筒表面的鲤鱼浮雕鳞片暗藏玄机,鳞片排列构成二进制编码,利用父亲遗留的量子解密算法成功破译。
  坐标之谜:破译结果指向明代治水名着《河防一览》中被人为撕毁的"老牛湾水门"页,暗示此处隐藏着重大秘密。
  神秘警告:赵莽收到父亲旧友周教授的警告,被告知这个发现与一个被称为"玄冥之眼"的古老装置有关,而父亲的失踪也与此相关。
  危险追踪:赵莽意识到自己正被不明势力监视,同时右手掌心的冰魄印记开始产生异常反应,预示着他已卷入一场跨越时空的谜团。
  本次写作重点展现雷火筒的时空悖论和赵莽破解二进制密码的过程,同时揭示更多关于他父亲失踪的线索,为后续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1.2
  雷火筒的时空悖论
  省考古研究所的实验室里,赵莽盯着电子显微镜的显示屏,眉头紧锁。三天前从尸体上取下的雷火筒残件被固定在样品台上,在冷白色的LED灯光下泛着诡异的青铜光泽。
  "结果出来了。"实验室主任吴志明推门而入,手里捏着一叠检测报告,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困惑的光芒,"赵老师,您最好坐下来听。"
  赵莽没有动,只是伸手接过报告:"直接说吧,吴主任。"
  "碳十四测年显示,这个铜管的制作年代在公元1580年左右,误差不超过五年。"吴志明舔了舔干燥的嘴唇,"也就是说,它确实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东西。"
  赵莽点点头,这在意料之中。雷火筒作为明代火器,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但吴志明接下来的话让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
  "问题是筒内残留的火药成分。"吴志明的声音低了下来,"我们检测出了锑酸盐...这种化合物直到19世纪才被用于焰火制造。"
  实验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通风系统的嗡鸣。赵莽感到一阵眩晕,右手掌心的五个红点隐隐发烫。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有没有可能是污染?"
  "不可能。"吴志明摇头,"我们做了三次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而且..."他犹豫了一下,"筒体内部的金属成分也有异常,含有微量的铱元素——这种金属在明代中国几乎不可能获得。"
  时空悖论。这个词在赵莽脑海中炸开。一个明代制造的铜管,里面却装着后世才有的火药成分。就像有人穿越时空,将不同年代的东西强行拼凑在了一起。
  "还有更奇怪的。"吴志明调出电子显微镜的图像,"您看这些鳞片。"

大明锦衣卫3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