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父亲日志
第一章:量子日记
实验室的灯光在凌晨三点依然亮着,程微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父亲程远教授的最后一箱遗物从架子上搬下来。纸箱上积了薄薄一层灰,封口处的胶带已经发黄变脆。她用裁纸刀小心划开,一股混合着旧书和电子元件的气味扑面而来。
"最后一次整理了,"她对自己说,"然后就把这些都捐给大学档案馆。"
箱子里大多是些普通的研究笔记和学术期刊,直到她的手指触碰到一个冰凉的金属物体。程微皱眉,从一堆文件中取出那枚拇指大小的铱合金芯片。它比普通数据存储设备重得多,表面刻着细密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蓝紫色光泽。
"这是...?"她翻转芯片,在底部发现了父亲标志性的三角形签名刻痕——这是他私人实验用品的标记。程微的心跳突然加快,父亲去世前三个月突然清空了所有个人电子设备,校方声称是例行数据销毁,但她一直怀疑另有隐情。
量子计算机终端在实验室角落嗡嗡运转,程微犹豫片刻,还是走向它。这台Q7000是父亲生前最珍视的设备,密码依然是她的生日。登录界面熟悉的蓝色光晕让她眼眶发热。
"最后一次了,爸爸。"她低声说,将铱合金芯片插入量子接口。
屏幕瞬间变黑,然后爆发出刺眼的红光。血色的数字在中央浮现:
11:11:11
数字开始倒计时,每秒递减。程微倒吸一口冷气,伸手想拔出芯片,却发现接口处产生了某种量子锁定效应,芯片与机器已经融为一体。
"警告:加密日志已激活。"机械女声从扬声器传出,"生物识别验证通过,程微博士。您有11小时11分11秒访问权限。"
屏幕上的红光分裂成无数细线,重组为一页电子日志的界面。程微认出了父亲的字体——那种永远带着数学公式般精确的笔迹。
量子日记·程远·最高加密等级
条目1:他们不是货币,是灵魂债券
我的女儿,如果你看到这段记录,说明我已经无法亲自告诉你真相。这不是普通的金融史研究,而是一个跨越五个世纪的量子金融实验。1582年,张居正主导的"生铁白银锚定实验"不是经济改革,而是一场大规模量子纠缠操作。
程微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呼吸变得急促。父亲从未用这种语气写过任何学术文章——字里行间透着恐惧和紧迫。
万历年间,明朝国库白银短缺。张居正发现山西某处铁矿具有异常放射性,提炼出的生铁能与未来时空的白银产生量子纠缠。他将十一万斤这种生铁铸成锚定物,与200年后的白银储备建立汇率桥梁。但量子纠缠需要"保证金"——十一万条人命构成的活体量子比特。
"这不可能..."程微喃喃自语,却无法移开视线。屏幕上的文字仿佛有生命般继续涌现:
每个被选中的"保证金"个体,其生命状态直接关联汇率稳定。生铁与白银的量子纠缠通过人血维持。明朝宝钞局发行的纸币实际上是灵魂债券,持有者
unknowingly
参与着这场血腥的量子金融游戏。
程微突然感到一阵剧烈头痛,视网膜上闪过奇怪的影像——穿着明朝官服的人们在昏暗的工坊里忙碌,将某种暗红色的液体注入雕版印刷机。她的右手不自觉地抽搐,指尖传来灼烧般的痛感。
"警告:量子共振检测到用户生理异常。"计算机发出警报,"建议立即终止访问。"
"不!继续!"程微咬牙命令,用左手按住颤抖的右手。影像越来越清晰,她看到纸币上浮现出父亲的手写批注:"他们不是货币,是灵魂债券。"字迹与她刚才在屏幕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倒计时显示10:23:45,屏幕突然切换到一个三维分子结构图——程微认出这是血红蛋白的量子态模型,但被修改成了某种金融工具的样子。图表下方标注着:"当代全球外汇市场仍有7.3%波动率由该量子系统控制"。
"这太疯狂了..."程微的右手突然不受控制地在键盘上输入一串代码,她惊恐地发现自己正在调取父亲加密最深的文件。屏幕上弹出一个视频窗口,日期显示是父亲去世前一周。
视频里的程远教授面容憔悴,眼窝深陷,完全不像程微记忆中那个永远从容不迫的学者。他身后是这间实验室,但墙上挂着一幅程微从未见过的古画——明代宝钞局的全景图。
"小微,"视频中的父亲声音嘶哑,"我发现了锚定实验的现代版本。他们还在继续,用更隐蔽的方式维持这个系统。量子金融集团只是幌子,真正的'汇率调节'发生在..."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发生在医院和贫民窟。生命...生命仍然是保证金。"
程微的右手突然举起,在空气中划出一个复杂的符号。实验室的灯光闪烁,她的视网膜上再次投射出全息影像——这次是现代医院的场景,病床上的
大明锦衣卫5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