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锦衣卫158[2/2页]

大明锦衣卫1 汪不了a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万历年间的银锭铸造数据与2023年的量子金融图谱。
  "他们要重写因果链!"赵砚猛然醒悟。张居正遗诏中"铅银尽处"的预言,此刻化作流动的代码在岩浆表面浮现。菌群构建的生物量子计算机,正试图通过解析两个时代的经济数据,运算出改写历史的最优解。而岩浆的黏度,竟与时空修正力呈现诡异的正相关——越是浓稠的非牛顿流体,对历史线的锚定作用越强。
  东厂首领的全息投影穿透岩浆屏障,"交出生物量子核心!你们以为用非牛顿流体就能阻止历史修正?"他的机械臂发射出高频震荡波,试图突破岩浆屏障。但随着震动加剧,熔岩的黏度指数级上升,反而将攻击能量转化为菌群增殖的养分。
  赵砚抓起装有锝99m示踪剂的注射器刺入岩壁。放射性同位素引发的链式反应,让岩浆表面的DNA折纸阵列开始逆向运算。当菌群试图强行篡改万历年间的银矿产量数据时,非牛顿流体突然产生时空褶皱,将错误的运算结果弹回量子叠加态。
  "岩浆黏度达到临界值!"小苏的喊声被地动山摇的轰鸣吞没。整个裂隙的岩浆开始呈现克莱因瓶状的扭曲,菌群构建的生物量子计算机在时空修正力的反噬下崩解成发光的孢子。赵砚看着逐渐恢复液态的熔岩,终于明白这场三重熔毁机制的精妙——用生化构筑计算核心,以地质塑造防御壁垒,借历史校准时空坐标,三者缺一不可的熔毁程序,正是守护两个时代的终极防线。
  b
  世界观拓展方向
  1.
  玄算秘局
  紫禁城西北角的密室中,赵砚的手电筒光束刺破百年尘埃,照见斑驳石壁上的丹炉壁画。壁画里身着道袍的术士们围着沸腾的坩埚,而那些在火焰中翻滚的赤红菌丝,竟与现代基因图谱惊人相似——正是经过端粒酶改造的耐辐射奇球菌。
  “这就是张居正的秘密。”他的声音在密室中回荡,指尖抚过岩壁上若隐若现的《本草纲目》残页批注,“所谓‘岩浆菌,根本不是炼丹材料,而是能操控地质活动的生物武器。”小苏的呼吸急促起来,量子检测仪在壁画某处突然发出尖锐警报,石壁应声翻转,露出一具青铜罗盘。
  罗盘表面的二十八宿刻度泛着诡异的蓝光,赵砚认出那是拓扑量子比特的典型排列。当他将锝
  99m示踪剂滴在“天池”中央,指针突然剧烈震颤,在空气中投射出全息星图——每个星宿节点,竟对应着历史长河中的关键转折点。
  “明代钦天监的风水罗盘,原来是量子计算机!”小苏惊呼。赵砚的目光锁定在万历八年的星位,那里闪烁着与量子银库相同的量子纠缠信号。他终于明白,张居正生前反复推演的“龙脉走向”,实则是用量子算法测算历史稳定点,那些看似迷信的堪舆术,藏着超越时代的科技内核。
  密室突然剧烈震动,东厂的机械爪穿透穹顶。“把拓扑计算器交出来!”首领的全息投影带着电流杂音,“张居正早就预见到历史会被篡改,他用端粒酶延长岩浆菌寿命,就是为了在四百年后启动时空防御!”
  赵砚抓起罗盘,量子比特与他手中戚家刀的氧化钌纳米片产生共鸣。当东厂的粒子炮轰向密室,罗盘的指针划出克莱因瓶轨迹,将攻击折射成无害的量子泡沫。而岩壁上的岩浆菌壁画突然活了过来,经过基因改造的菌丝从石壁中涌出,与非牛顿流体岩浆融合,瞬间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御矩阵。
  尘埃落定后,赵砚看着仍在运转的罗盘。那些测算历史的量子算法仍在持续,而石壁上未完成的丹方,或许就是解开张居正终极计划的最后密钥——一个用生物科技与量子计算守护文明火种的惊世布局。
  2.
  赤潮异变
  台州卫所的演武场上,戚家军的铁匠们将淬好的箭镞浸入冒着气泡的紫黑色菌液。耐辐射奇球菌在金属表面快速增殖,hTERT基因赋予它们的永生特性,让每支箭都成为移动的生物武器库。赵莽拈起一枚箭矢,看着菌液与铁离子反应生成的银灰色黏液,耳边回响着戚继光的命令:"明日倭寇来犯,便让他们见识这'地陷之术'。"
  次日清晨,倭寇战船刚靠近滩头,万箭齐发。沾着菌液的箭矢刺入沙地瞬间,金属硫蛋白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剧烈反应。原本坚实的滩涂突然化作粘稠的非牛顿流体,冲锋的战马与士兵纷纷下陷,惊恐的呼号被逐渐淹没在泛起气泡的泥浆中。
  "不可能!"倭寇首领的嘶吼回荡在海滩。他望着那些在泥浆中发光的菌群,眼中闪过狠厉,"取汞来!"随着汞蒸气在滩头弥漫,正在肆虐的菌群发出刺耳的尖啸,原本的紫黑色竟开始转为诡异的血红色。
  赵莽在城头目睹这一幕,心中警铃大作。汞毒虽然暂时抑制了菌群活动,却意外激活了它们隐藏的端粒酶变异程序。显微镜下,球菌的DNA链疯狂重组,分裂速度提升数倍,更可怕的是,它们开始分泌能够溶解岩石的特殊酶。

大明锦衣卫15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