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交织成诡异的光网。他突然想起明代古籍中"以身为引,通古贯今"的记载,难道四百年前的人早已预见这一刻?
狂风在舱外呼啸,赵莽却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冰棺中的克隆体睫毛颤动,苍白的手指缓缓抬起,隔着玻璃与他的手重叠。基因检测报告上的"100%吻合"字样在脑海中不断闪烁,他意识到,自己卷入的不仅是考古发现,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实验——而明代沉船、金属氢碎片、量子舱,都只是这场阴谋的冰山一角。当克隆体的瞳孔骤然睁开,赵莽知道,真相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第二章
基因病毒迷局
基因迷局:量子纠缠的血色密码
2024年澳门国际学术会议现场,穹顶的环形LED屏幕正投射出璀璨的银河图景。葡萄牙代表若昂·桑托斯站在全息演讲台前,西装革履的身影被蓝光笼罩,他手中的激光笔正指向"古代生物基因工程"的演示文稿。
"各位请看,明代《龙宫银阙》残卷中记载的鲨鱼盾鳞结构......"话音未落,若昂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的暗红液体滴落在全息投影台上。诡异的一幕发生了——血液接触到台面的瞬间,竟诡异地转变为荧光绿色,在透明台面上蜿蜒成类似古代篆文的图案。
会场瞬间陷入混乱,尖叫声与桌椅翻倒声此起彼伏。安保人员冲上台时,若昂已经瘫倒在地,嘴角还挂着诡异的绿色血沫。疾控中心的应急小组在半小时内封锁现场,当基因检测仪的红光扫过血样,实验室负责人的惊呼穿透防护面罩:"这是新型CRISPR逆转录病毒!但它的基因编辑标记......"
检测报告迅速传到正在南海考古的赵莽手中。他盯着屏幕上荧光绿的基因图谱,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戚家刀上嵌入的金属氢碎片。图谱中某个碱基对排列方式,竟与他在明代沉船中发现的《龙宫银阙》残页上的鲨鱼盾鳞密码完全吻合,更可怕的是,两者之间的量子纠缠态波动正在持续增强。
"教授!台风眼的铌钛合金舱体出现反应!"陈砚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赵莽抬头望去,原本悬浮在台风眼的舱体表面泛起涟漪,冰封的克隆体胸口浮现出与若昂血液相同的荧光绿纹路。舱体的量子共振频率开始与澳门会议现场的病毒样本同步,仿佛两个相隔千里的事件正在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编织成网。
此时的澳门医院,若昂的病床周围围满了顶尖医学专家。他的皮肤下浮现出细密的鳞片状纹路,监测仪显示其基因组正在以违背常理的速度重组。当专家们试图用传统抗病毒疗法时,诡异的荧光绿血液突然沸腾,化作无数细小的发光体,在空中拼凑出《龙宫银阙》中的古篆:"以血为引,启龙渊秘钥"。
赵莽的大脑飞速运转,他想起古籍中记载的"鲛人之血,可改筋骨"的传说。难道明代人早已掌握了通过基因编辑与量子纠缠操控生命形态的技术?而若昂血液中的病毒,正是打开这个千年秘密的钥匙?
随着舱体与病毒样本的量子纠缠强度达到峰值,南海的海水突然开始沸腾,而澳门会议中心的所有电子设备同时亮起诡异的绿光。赵莽握紧戚家刀,刀刃上的金属氢碎片与舱体、病毒产生三重共振,时空仿佛在此刻扭曲。他意识到,四百年前的明代科技、现代基因工程与未知的量子生命形态,正在被某个跨越时空的阴谋串联起来,而他们,不过是这场惊天棋局中的棋子。
血字迷局:雷暴中的时空共振
2024年南海的雷暴夜如同一头暴怒的巨兽,闪电撕开漆黑的云层,将海面照得忽明忽暗。赵莽站在摇晃的科考船甲板上,手中戚家刀的银纹在电光中诡异地流转。对讲机里传来陈砚惊恐的尖叫:“澳门传来消息,桑托斯的身体...在发光!”
画面切入澳门医院的隔离病房,若昂·桑托斯的躯体正悬浮在半空,皮肤下的荧光蛋白如沸腾的岩浆般翻涌。当他张开嘴,一道刺目的绿光冲天而起,在暴雨中折射成巨大的血红色字符——“110,000”。这组数字在雷暴云层间闪烁,仿佛来自地狱的低语,令所有目睹者毛骨悚然。
“立刻调取月港潮汐记录!”赵莽的命令让团队成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当明代古籍中的潮汐数据与这组数字重叠的瞬间,实验室里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110,000这个数字,竟然精确对应着明代晋商通过月港进行洗钱活动的完整周期——以时辰为单位,不多不少,正好11万时辰。
“这不可能只是巧合!”陈砚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教授,能量计算结果出来了!这个数字换算成能量当量,与我们研究的银锭湮灭临界值...完全吻合!11万枚银锭,每枚37.5公斤,总能量3.71×1023焦耳!”
赵莽的目光落在船舱角落那堆明代银锭上,这些从沉船中打捞的古物此刻仿佛有了生命,表面的云雷纹在闪电下隐隐发光。他突然想起古籍中“银海倾,乾坤定”的记载,难道晋商的洗钱活动,从一开始就是为某个惊天计划做铺垫?
大明锦衣卫20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