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一十章 潜龙在渊[1/2页]

晋末多少事 然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罢,谢安摇了摇头,又轻轻发笑。
      郗愔有些奇怪的看着他。
      桓温征召谢安入军,俨然是要把江左世家之中,继王羲之之后的领军人物直接给掌控到自己的手中。
      一旦谢安的行动受到限制,那么江左就将会在和大司马府的对峙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现在江左世家缺少一个主心骨,而谢安就是合适的人选,只看朝廷什么时候再次征召,谢安就顺势入仕,这显然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一件事。
      否则谢安跑到建康府,是来旅游的?
      然而现在桓温征召谢安,形如釜底抽薪之举。
      偏偏谢安一介布衣,无论他在朝野的影响力和声望有多高,面对大司马的征召,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谁都没有想到,陈兵姑孰、不断向朝廷施加压力,想要获得姑孰太守之位,并且趁机入建康府把持朝政的桓温,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谢安的身上。
      若朝廷想要保住谢安,总归是要对桓温做出妥协的。
      更甚至,对于桓温来说,一个谢安,或许比姑孰太守更有价值。
      扼住了对方的领军人物,此消彼长,也是大占便宜。
      因而郗愔对谢安的轻松含笑,感到诧异。
      他看上去一点儿也不担心?
      桓温的性情,有刚猛,有阴柔,是典型的枭雄,而且其行事一向只看后果不看过程,已经有一些人暗戳戳的将其比喻为“曹操”。
      因此谢安就算是打算去做桓温的苟,哦不,荀彧,也该知道,自己到头来也不可能获得对方完全的信任,少不了还是死路一条。
      看到了郗愔的诧异,谢安解释道:
      “昨日朝中就派人来询问余是否愿入朝担任侍中,加吏部尚书,余已经同意了,算时间,朝廷旨意应该已经下达建康我家府上。好巧不巧,倒也正好把大司马的征召之令略微早些时候。”
      郗愔眉毛一挑,没想到一直号称自己不会入仕的谢安,竟然在昨天就暗戳戳的接受了朝廷的征召。
      朝廷旨意若真的提前下达,那大司马的调令,晚来一步,自然也就算不得数了。
      可是为什么昨天就答应了朝廷,却并没有公开呢?
      郗愔大概猜测到了什么,便听到谢安笑眯眯的说道:
      “家中还有些私事,答应了朝廷月中上任,因此并未多加宣扬。没有想到承蒙大司马厚爱,竟然还得到了大司马的征召。若不是朝廷器重,这一次怕是要去荆州走一遭了。”
      郗愔顿时明白了谢安的打算。
      等大司马征召谢安的消息放出去,朝廷征召谢安为侍中的消息也放出去,顿时就会给朝野一种谢安无比抢手的感觉。
      而谢安不管最终选择哪一边,都会给那一边带来更多的目光和期待。
      显然,谢安已经决定遵从朝廷征召。
      这也意味着谢安带着谢家倒向了朝廷,和大司马对抗。
      这般众目睽睽下的举动,能够表明谢安的决心,舆论汹汹,自然也就会把谢安的态度,作为王谢两家的最终态度,进而卷挟着都中各家情愿或者不情愿,都得跟着谢安走。
      若真如此,那谢安也就真正成为了王谢各家的执牛耳者。
      从一个只有名望却没有任何官职在身的布衣,摇身一变,变成权名都在手的重臣。
      谢安只用了一天。
      但是,这大概是他几十年潜心积攒的声望,所推动的厚积薄发。
      又大概是王羲之退隐、王坦之远在长安且态度不明的状态下,王谢两家都急需有一个

第九百一十章 潜龙在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