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三八三章 谢道韫的公私之道[1/2页]

晋末多少事 然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如今能和杜英有通家之好的,恐怕只有王猛了。
      霎时间,谢道韫她们都想到了杜英曾说过的“高处不胜寒”。
      不过至少追随夫君左右,除了这偶尔的感慨,她们也很少有高处不胜寒、深宫无人知的感受。
      夫复何求?
      解决了自家小媳妇一直尴尬和担心的问题,王猛顿时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神情:
      “余向三位弟妹问好,让彤妹备下了一些见面礼,三位弟妹可不能推辞。”
      把“三位”咬的很重。
      杜英:???
      无冤无仇的,师兄你就给我掀起来修罗场?生怕她们意识不到自己还有两个好姐妹,而对面的你一往情深就非得要迎娶张家小妹?
      不过显然有的演员就位了,有的演员还没有进入状态。
      张彤云“呀”了一声,手忙脚乱的去拿,而她原本是要去送公文的,捧着的公文零零散散洒落一地,这让张彤云看了看已经被婢女端上来的礼盒,又看了看地上的公文,最终茫然失措的看向王猛。
      夫君······先捡哪个?
      王猛:······
      我怕不是找了个傻子呦!
      谢道韫看着这位憨憨的小嫂子,也有些无奈,虽然她和张彤云没有见面,但是在此之前,关中河洛这边留守的女官,都交给了张彤云来管理。
      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张彤云特殊的身份,谢道韫一走,女官们的地位自然直线下降,而张彤云的出现,自然可以让都督府的官吏们仍然不敢小觑女官的存在,否则那就是和王猛过不去。
      不过在此过程中,张彤云的各项工作完成的井然有序,别看现在洛阳城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在城中昔年太学的位置上,新的书院正在建设,而在洛阳城外龙门,也有占地更大的书院已经进入选址工作,以满足洛阳现在日益增长的求学需求。
      尤其是很多方才安顿下来的流民,很难理解关中新政和关中的律法,也很难能够融入关中模式的生产生活中,因此大规模、多批次和短期的培训教育势在必行。
      这才是未来洛阳能够以关中模式在废墟上复兴的基础。
      若只是按照既往的恢复民生的方式,简单的轻徭薄税、鼓励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以农耕经济的恢复能力,至少还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
      然而正如王猛在之前告诉杜英的那般,未来的北方战事,终归绕不开洛阳,今日的中原战事,可以通过速战速决的方式避免洛阳方向承担太大的后勤压力,摧毁好不容易恢复的民生。
      但是在未来呢?
      王师终归有一天是要和桓温在大河以南一决雌雄的,这场战事可能向东一直延伸到海边,也可能向西拉扯到洛阳城下。
      王师也终究有一天是要越过大河北伐幽燕的,届时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又会是绕不过去的后勤重镇,粮草道路穿行在汾水谷地显然就不如一马平川的中原来的方便快捷。
      如今暂时避免让洛阳承担太重的后勤压力,并且在此过程中夯实基础、提升全民的素养以能够应对高强度的战时体制,从而能够让洛阳在未来的战事中发挥极大地作用。
      这是王猛对于洛阳的定位,而张彤云也的确把培养人才这件事办的风生水起。
     &n

第一三八三章 谢道韫的公私之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