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自古以来,从北向南的战役,都会选择在荆州、襄阳以带突破南方防线。
      同时在长江下游渡过长江,两路进兵,压迫南方政权。
      就跟现在朱由检采用一路大军从湖广进攻,一路大军从长江正面进攻,一路从海上进攻江浙这一思路很符合。
      也是朱由检借鉴了前人的经验而布置下的。
      但如果选择比较大的迂回,多数也是先攻取四川,占据上流的优势。
      在进攻襄阳、荆州时可以选择水陆并进、两路夹击的战略!
      但是,成吉思汗却开创了一个先例。
      第一次是在灭金过程中,当时金国已经迁都到了开封,窝阔台率军与金军隔黄河对峙。
      而拖雷率领的三万蒙古西路军,却从关中一带出发,向南进入汉中,又沿汉水穿越宋朝境内,再向东进入金国境内,从南向北进攻金军。
      拖雷军突然出现在金军后背后,金军就全线崩溃了,只能放弃开封,继续向东南方向逃跑。
      之后,在与南宋的对峙中,蒙古曾经发动过多次对南宋的进攻,每次都把主要进攻方向放在钓鱼城和襄阳两个点上,但始终未能突破宋军的防线。
      到蒙哥时期,忽必烈奉命镇守关中地区,蒙古命令忽必烈进攻四川,忽必烈也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战略迂回。
      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进军路线,就是从关中西部地区绕过秦岭,沿着甘南、甘孜进入川西藏区,再一路向南,最后消灭了云南的大理政权,再由南向北进攻四川!
      在这两次大迂回作战中,蒙古军队都是在对手正面防线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实行的。
      在对手正面防线稳固,从对手背后出奇兵从对方防御体系的边缘地带进行战略迂回,绕到对手防御体系的后背去,再从敌人背后进攻,就可以突破对手的防御体系。
      而且,蒙古的这两次大迂回的行军路线,所经过的都是荒无人烟的地区。
      非常艰险,没有特别坚强的战斗意志,是做不到的!
      正所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的实施体现了速度与距离的对立统一,蒙古军队清一色的轻骑兵,创造了农业时代的闪电战。
      因此,这不得不说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李素,咱们现在局面可不是故宋时期,目前大明境内的叛军主要在四川、荆楚、辽东、东北、以及江南这几个地方。”
      “约莫估算一下,如果把张献忠、鞑子、沙俄、扶桑、南逆、以及其他的小股农民起义军的兵力加起来,最少也得破百万!”
      “而如果咱们采用迂回之策,那肯定不能像忽必烈那样,从关中西部地区绕过秦岭,沿着甘南、甘孜进入川藏。”
     

第305章 亚洲大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