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睡觉之前,姜宁取出被子,“豆豆,晚上要是冷就盖被子。”
      收音机有及时通报,没有听到何天明的扩音喇叭,有可能是收音机没电,霍翊深转达消息,“气象部门通知,极昼来了,早晚温差很大。”
      于是,扩音喇叭再次响起,提醒社员要穿衣加被,预防感冒。
      这不是开玩笑,一旦得病身体熬不过去,那就得死。
      一觉到天亮,睁开眼发现身上盖着毯子。
      姜宁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温度计,20度。
      枕边空空的,霍翊深不见了。
      拉开窗帘,果然见他带着狗子在露台上锻炼,连豆豆都在。
      呃,是她堕落了。
      早上20,中午37度,晚上18,气温跟过山车似。
      天黑的时间又延后了,9点。
      一天天的,除了吃还是吃,电视也看腻了,对练不过两个小时,看书又看到发慌。
      做咸鱼,也不容易。
      见她实在无聊,霍翊深建议,“要不,做点吃的?”
      现在独幢离得远,做味道轻得不会飘出去。
      以后搬到新城区,哪怕别墅也没这么宽的楼间距。
      姜宁没意见,“做包子跟云吞?”
      这次不忙碌,纯粹就是打发时间,想做的时候才做。
      肉包,菜包,花卷,豆沙,馒头,云吞,饺子,酿?,韭菜盒子,面条……
      精益求精,外形都很好看。
      一个月下来,还是囤了很多。
      这时已经凌晨1点才天黑,5点天亮,白天30度高温,晚上却只有10度。
      拜极昼所赐,广大幸存者们两小时就要换一次衣服。
      要是出个门,其他都不用带,背包里净是一年四季的衣服。
      一个疏忽,着凉感冒了。
      鬼天气让狗子很烦恼,不知该长毛还是褪毛?
      姜宁将恒温衣给它套上。
      虽然极昼,但三人还是按时作息的,嫌阳光刺眼可以拉上窗帘,不轻易搞乱生物钟。
      要说极昼的好处,一是光照时间长,农作物加速生长,二是黑夜缩短,让犯罪率相对降低。
      不过,跟咸鱼躺的姜宁没关系。
      倒是豆豆很高兴,“嫂嫂,我种的花生发芽了。”
      小家伙爱上种植,不但种花生还有青菜。
      狗子在旁边帮着刨土,不管楼底下的梦梦如何深情叫唤,它都不带搭理的。
      姜宁看出来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站在露台上,看到3号楼的木工在做家具。
      姜宁有些好奇,傍晚打水时特意走过去,“涂师傅,你会做船吗?”
      “船?”涂师傅是本地人,年轻时在龙舟厂做过学徒,“小船没问题。”
      凤城是鱼米之乡,水网错综发达,老一辈的本地人家里都有木船的,沿着水网穿梭。
      涂师傅好奇,“你想做船?”
      姜宁点头,“我的橡皮艇在极寒时冻硬化了,这鬼天气万一哪天洪水滔天,我躲得没处躲,要不你帮我做2条?”
      “做船要老杉木才行,而且得上桐油。”
      桐油他倒是还有,就是木材搞不定,手里没多少辅助工具,木船最多宽1.8米长3米左右,再大容易出问题。
      姜宁觉OK,哪天真要在海上漂流,橡皮艇跟冲锋舟都容易坏,还是木船比较坚固。
     

第242章 一天四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