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元善见(一)[1/2页]

重生北魏末年 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昭德十五年(562年)五月二十八日,乘载着元善见夫妻的马车驶过河桥。
      车厢中,高家大姐神色黯然,她双目浮肿,脸有泪痕,显然是刚哭过一场。
      时年三十九岁的元善见握紧了妻子的手,安慰道:
      “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太后虽崩,亦可与高王为伴。”
      高家大姐伤感道:
      “我随夫君施药救人,也见惯了生离死别,只是如今发生在自己身上,又如何能够释怀。”
      说罢,又纠正道:
      “你去了洛阳,不能再称高王,当尊呼太祖武皇帝。”
      元善见摇头道:
      “也许你父亲更愿意被称作高王,成全忠义之名。”
      高家大姐似乎是生了气,她瞪了一眼元善见:
      “阿兄能容我家,已经是皇恩浩荡,你我都应该心存感激!”
      说着,语气又软了下来:
      “就当是为了怀仁,这种话以后莫要再提。”
      “我也不是心怀怨意,只是有感而发。”
      元善见叹息道,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了张师齐所著《大齐创业实录》,津津有味地当看了起来。
      书中详细记述高家父子起兵创业的全过程,其中高欢几乎被塑造成了忠义的化身。
      就连起兵反抗尔朱氏,都是高澄故意使计,抢夺尔朱荣遗孀三百匹战马,逼得高欢与尔朱氏决裂。
      至于小高王,那更是举世无双的大孝子,据张师齐所著,高澄为世子时,每至晋阳,侍奉其父无微不至,甚至亲自为高欢洗涤夜壶。
      元善见正巧读到高澄孝父的章节,忍不住笑出了声,高家大姐好奇不已,伸长了脖子看了几眼,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阿兄是真敢说,那张师齐也是真敢写。”
      自从得知太后娄昭君的死讯,妻子整日愁容满面,懊悔五年前就应该在洛阳多陪伴母亲一些时日。
      如今好不容易见了她脸上的笑容,这让一直担心妻子身体的元善见跟着松了一口气。
      马车停靠在建春门,掀开门帘,元善见夫妇就望见了身穿孝服的儿子元怀仁以及儿媳南平公主。
      南平公主怀中还抱着一名男婴,正是二人元善见夫妇的孙儿。
      这位南平公主并非高澄之女,而是他族兄高永乐的独女,因与元怀仁年纪相仿,高澄便在昭德五年,也就是十年前将高氏收为义女,赐以南平公主封号,为外甥赐婚。
      见到了心

番外:元善见(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