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这地方可算是来对了。”雷妙妙揶揄。
黎璃也道:“定京王是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最爱说的人物,战无不胜的大英雄,总能激起百姓们的一腔热血。”
姚沛宜抿起唇来,“他哪有这么厉害了。”
“那是。”
雷妙妙撞了下她,“咱们定京兄在你面前乖得跟小猫儿似的。”
“别乱说,等下让人听见了。”姚沛宜清了清嗓子。
俞定京是她男人。
怎么说在外头还是得给他留几分颜面的。
“不过说起来,这定京王在成婚前,也有一段风流韵事。”
说书人的声音远远传来。
姚沛宜当即转移了注意力。
风流韵事?
“风流韵事?”
一楼的看官笑道:“都说定京王最疼爱王妃了,难道在之前还有别的心上人?”
说书人轻蔑一笑:“那是自然,谁还没有一段过往,更何况是咱们风流倜傥的定京王,
在太原府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定京王曾有一位副将救了他,自己却丧了命,只剩下一位孤女在人世间,
定京王觉得姑娘年少,很是可怜,就将人养在了身边,这时日久了,便成了红颜知己,
说起来,若非是参知政事家姚姑娘强求这门亲事,那位太原府的姑娘,说不定才是定京王妃。”
底下顿时议论纷纷。
“你的意思是,现如今的定京王妃才是插足王爷和那姑娘的人?”有人说。
说书人敲了下折扇,“可不是吗?”
“这样一说,那姑娘还真是可怜啊。”
有人忿忿不平,“分明她才是先来的人,陪了王爷这么多年,却连侧妃的位置都坐不了。”
“诶哟!”
高处忽然抛来一个橘子,重重砸在了说书人的身上。
“谁啊?”
众人只瞧一位冷俊侍卫靠近阑干道:“胆敢诋毁王爷和王妃,是要杀头的。”
“我可未曾诋毁。”
说书人揉着发痛的脑袋顶,“我这儿是说故事的,你们要是不愿意听,就请离开吧。”
雷妙妙骂骂咧咧起身:“什么东西啊,说得乱七八糟,一看就是胡编乱造。”
姚沛宜多看了两眼那说书人,拉住雷妙妙,“算了。”
黎璃一同起身,压低声对姚沛宜道:“说书人只知道编造故事来吸引客人,王妃不要太过认真了。”
姚沛宜扯了下嘴角,“这点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出了茶楼,黎璃不多时也就告辞了。
雷妙妙一日多没回家,自然也要回去面见父母。
姚沛宜乘车回了王府,便安排朱嬷嬷准备了一盅参鸡汤。
“老夫人忧心子嗣。”
朱嬷嬷跟在姚沛宜的身后,往俞定京书房的方向走。
“王妃您多体贴体贴王爷,这样总是没错的。”
姚沛宜心不在焉地应了声。
白日里说书人所言,俞定京的风流韵事,已经在她脑子里转了一天了。
他在太原府究竟有没有什么红颜知己。
这件事她得弄清楚。
“咚、咚。”
小姑娘声音从书房外响起的瞬间,俞定京将桌案上的纸张翻过来盖住,“怎么了?”
“夜深了,妾身见你还在处理公务,让人做了鸡汤给你补补身子。”
俞定京瞥了眼桌案上的东西,“不必……”
屋门被人从外推开。
好吧。
姚沛宜还是一如从前的轻车熟路。
“喝汤。”
她将鸡汤盛出来,递到俞定京的手里。
见小姑娘一脸期待的模样,俞定京也不好拒绝,端起碗喝了两口,就听到对方开口:“说起来,
王爷从来没跟妾身说过,在太原府的时候的什么样的。”
其实姚沛宜在他跟前,总是以“我”自居颇多。
每次一说“妾身”这两个字,多半是有所求,或是假模假样。
“你想知道太原府什么?”俞定京舀汤细品。
姚沛宜眸底微动,“妾身就是好奇,王爷在太原府的时候过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和如今一样。”
俞定京言简意赅:“只是当时处理军务为多,眼下处理大理寺的案子,剩下的和如今没两样了。”
“怎么会没两样呢。”
她眨了两下眼,“那个时候,王爷的身边还没有妾身呢。”
这一点倒是没说错。
俞定京无声看着小姑娘。
在太原府的那时候,从未有人像如今这般,让他魂牵梦萦,牵肠割肚,挣扎不断。
“还是说……”
姚沛宜试探性地靠近了些,“王爷那时候,也有一位红颜知己?”
俞定京闻言一顿,“红颜知己?”
第107章 红颜知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