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2/2页]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陆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人分别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于是,社会产生了第一次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农业得到大力发展,史穿仁带领同伴们修渠造田,修筑大小渠道,把河水引到水渠里,灌溉农田,彻底改变了原始的刀耕火种的“锄耕农业”。
  他们还学会了田间管理:给庄稼施用发酵后的、人和牲畜的粪和尿、及烧过的草芨,用草药消除虫害,经常除掉野草,给农田灌水······,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还导致出现了简单、原始的交换(萌芽),即农产品与畜产品之间的以物易物交换,为之后货币的出现,准备了温床。
  时间来到了距今四、五千年前,史穿仁及同伴们不但会熟练地制造各种石制、木制和骨制器具,还学会了烧制陶器。
  这时制作的陶器,是表面红色,带有彩色花纹的“彩陶”。还会制造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磨棒等。
  这时,农业已经成为了主业,畜牧和渔猎虽然仍很重要,但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副业。
  制石、制骨、制陶、制木已很普遍,加之纺织、缝纫,发展成为了独立于农业、畜牧、渔猎之外的手工业。
  史穿仁及同伴们,这时已经过着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人聚多了,开始出现了村落。
  之后,距今三、四千年时,“新石器时代”晚期,制作的陶器是表面漆黑而光亮、陶壁薄而坚硬的“黑陶”。
  饲养的家畜,除猪、羊、狗、鸡、兔之外,还饲养马、牛、驴、骡、骆驼等大牲畜。手工业发展得更加重要了,其制品更加精致美观。
  男人在生产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原来的母系氏族公社,发展成为父系氏族公社。
  在氏族中,贫富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为阶级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奴隶社会。

第2章 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