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兵法,外交上有“合纵”、“连横”,科学上墨家作了一些理论研究,天文、历数等方面也有很大进步。
在艺术方面,从《庄子》、《韩非子》等书中记载的一些关于绘画和音乐等的动人故事,宋玉的《招魂》对宫廷艺术的精细描绘,可以看出它有很高的发展。
近百年来出土的许多铜器、漆器等,上面所描绘的图像,都人物众多,描神绘态,栩栩如生,表现了战争、宴乐、射猎等现实生活的场景。
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帛画,所描绘的妇女和夔、凤,也是传神之作。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文化艺术的进步和繁荣。
战国时代在文化上不仅是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而且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中也是一个很辉煌灿烂的时代。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基础。
像儒、墨、道、法几家的学说,在整个封建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支配了整个封建时代。其他各家如李悝的《法经》、孙子兵法等等,对后来封建社会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
战国时代的文学,在当时整个灿烂文化园囿中是一个百花盛开的畦地。其种类主要是散文和诗歌,此外还有略具雏形的小说,如《穆天子传》等。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是叙事的,诸子散文是说理的,但这只是大体情况来说。历史散文中有时也说理;诸子散文中有时也通过事实叙述来表现。
此外还有被过去列入“经书”的散文,如《礼记》中的《檀弓》,汇集了许多短小的故事。文章很注重炼句,在简短的文字中包含较深的旨意,常常使人觉得有余味。对后世的记叙文发生了影响。
从春秋末年开始,文学理论批评也发展起来。孔子在文学批评方面有一些重要的见解。《论语》等书里面记载他论《诗经》的地方很多,如: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他从儒家的观点出发,说《诗经》可以使人读了感奋,可以教人认识社会生活,可以教人合群,可以使人知道怎样批评社会、批评政治。
还讲了《诗经》在伦理上和政治上的作用,在扩大关于鸟兽草木等知识范围方面的作用。
在《礼记:经解》中,孔子还标举出“温柔敦厚”的“诗教”,他认为写诗批评社会政治时,不要暴露太过,不能动摇统治阶级的根本制度和根本观念。
他在文章写作方面,主张“辞,达而已矣”,即要求文章恰当地表达思想内容。又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情欲信,辞欲巧”,主张文章要能真实地表达客观事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有文采,有技巧。
战国时代的《易系辞》和《乐记》等着作中也包含一些文学理论。……这些理论,为后世所继承。
战国时代的文学,在思想内容方面,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两千多年来,一直有很深远的影响。那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时代,也同那个时代的某些哲学流派的思想,支配了封建社会两千多年一样,那个时代的许多文学作品也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的典范。
第33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