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切从这里开始[1/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越来越冷了,刚进12月份,一场雨夹雪过后,气温急转直下。
     幸亏县里来了通知,早早的把菜园子和自留地里的菜给收了。
     不然气温变化这么快,地里的菜闹不好就要烂了根。
     李天明去海城送鱼的频率也从原先的两天一趟,变成了一个礼拜一趟。
     照旧还是钢铁厂一车,电机厂一车。
     野鸭子是没有了,草甸子越冻越瓷实,老鳖也不好抓了。
     现在能往城里送的,也就只剩下了鱼,再过些日子,等苇海也冻瓷实了,这营生也得停了。
     小学校经过全村人的奋战,上个礼拜正式竣工。
     孩子们也搬进了新的校舍,桌椅板凳也是新打的,木料就是山上那些不成材的。
     把中学搬到李家台子的事,李学国在镇上开过两次会。
     终于通过了,李家台子得了方便,认下了一半的费用,剩下的其他五个村子分摊。
     这次没有扯皮,开会的时候,李天明直接挑明了。
     要看到其他几个村的诚意。
     各村新上任的村主任自然听得出李天明的弦外之音。
     想入伙就得拿出诚意来。
     啥是诚意?
     建新的中学就是投名状。
     现在动工是来不及了,只能再委屈学生们一个冬天,等明年开春再干。
     但李家台子的乡亲们还闲不下来,电风扇厂筹备了这么久,终于迎来了正式开工的日子。
     地基已经挖好了,又结结实实的夯了十几遍。
     建筑材料也早就备齐了,村里账上的钱如同流水一样花了出去。
     “点炮!”
     噼里啪啦……
     鞭炮燃烬,只留下一地纸屑,还有空气中弥漫的硫磺味儿。
     “开工!”
     本来今天市革委的***王作先也要来的,但因为别的事耽搁了,便委派了市轻工业局的领导。
     这位马局长是王作先的人,对领导支持的项目,自然格外在意。
     如今放在村支部的那些设备,还有未来电风扇厂的原材料供应渠道,都是这位马局长帮忙搭的线。
     随着马局长的一声“开工”,村里的精壮爷们儿们纷纷上阵。
     工厂建成,人人受益,这个时候,没谁会吝惜力气。
     第一层地基很快完成铺垫和浇筑,李天明身处其中,虽然累,但心里别提多畅快了。
     “天明同志,了不起啊!从无到有,靠双手来创造,还是伟大领袖说得对,只有人民才能创造一切。”
     马局长看着也不免激动。
     “还得多亏了您,要不然,那些设备,还有原材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要是能通过正规渠道,李天明也不想去“腐蚀”国企的领导干部。
     最近几次去炼钢厂送鱼,孙福满始终没露面,明摆着是对李天明没能将那条财路铺好心怀不满。
     可是又不能得罪李天明,之前说好的,安排村里人去钢厂学习钳工、电工、焊工的事,还是帮着落实了。
     不光是因为李家台子养殖场的生猪、活鸡,更是因为,李天明是在市革委***面前挂了号的。
     “王主任说了,你们只管往前闯,我们这些做干部的就是人民的勤务兵,为你们保驾护航。”
     漂亮话又不要钱,更何况人家还真的出了力。
     待了一会儿,马局长便回市里了。
     工地上依旧干得热火朝天。
     李天明突然感觉脸上一凉,抬头便看见雪花正飘飘扬扬洒落。
     “乡亲们,加把劲儿,早一天建成,早一天投产。”
     众人纷纷应着,下雪算个啥,就算是下刀子,也浇不灭大家伙心头奔好日子的愿望。
     “天明,你看这厂房……年前能建成吗?”
     李学庆这个村主任也跟着大家伙一起干着。
     “没问题。”
     干活的主力都是当初和李天明进城揽工的那批人,每人带着几个生手一起干,分工明确,效率自然低不了。
     “天明,你还是歇歇吧,你负责指挥就行。”
     “叔,没事,这点儿活,就当活动筋骨了。”
     重生之后,李天明没能得到小说里写的那个系统、空间啥的,就是这力气感觉比上辈子还要大不少。
     干起活来,两三个壮劳力都比不上他。
    &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切从这里开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