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六章 用质量来说话[1/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十台电风扇排成一溜摆在工作台上,接好电,同时按下开关。
     嗡嗡嗡……
     只片刻的时间,噪音便降到了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这让负责记录噪音标准的技术员不禁为之一怔。
     这次为了检测李家台子生产的电风扇的质量,王作先特意让市里的轻工业局联系了上海的华生电风扇厂。
     目前国内最有名的电风扇生产厂家正是上海的华生,放在日后,人家就是权威,由华生的技术员检测出的结果,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了。
     只不过目前国内的质量检测手段非常有限,也只能通过观察产品的持续工作来判断。
     监测刚开始,这个小作坊手搓出来的电风扇,便让对方眼前一亮。
     时代洪流开启之前,华生厂也在钻研如何使电风扇降噪的问题,只是后来大时代降临,一切科研项目都被叫停了。
     就连生产也是断断续续的,人们的心思都放在革命上面了。
     这几年,华生所生产的电风扇还和原先一样,几乎没什么变化。
     但当初定下来的几个项目,技术部门的人一直没放弃,只是缺少试验经费,又得不到领导的支持,也只能私下里进行讨论,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实践。
     关于如何降噪,华生厂的技术部,经过讨论也形成了几种意见,其中就有改变扇叶的形状,增加扇叶数量等方案。
     刚刚见到这几台怪模怪样的电风扇时,几位大厂的技术员便感觉十分新奇,没想到打开之后,还真的……
     有些真东西啊!
     几人陆陆续续的在检测报告上写下了各自的结论。
     还不仅仅是噪音的问题,站在电风扇前面,体会着吹出来的风,也不像现如今市面上的电风扇那么硬,感觉十分柔和,而且,风量并不比普通电风扇小多少。
     又看了一下连接着的电表,顿时更加吃惊了。
     噪音小、风柔和,耗电量还小……
     这真的是一个农村小作坊的产品?
     只目前检测出的几个优点,这种类型的电风扇如果投入市场的话,就已经具备相当的竞争力了。
     接下来要看的就是耐用的问题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天明的心情也从最初的紧张,渐渐地平复了下来。
     在来海城接受检验之前,这批电风扇在家里已经经过了好几轮的测试,还从没出现过任何问题。
     “晌午了,不如大家先去吃饭?”
     海城轻工业局的马局长刚刚也捏了一把汗,可现在一个多小时过去,电风扇始终没出现任何问题,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批电风扇如果能通过检车的话,到时候,海城在轻型工业领域,又将增加一种新的产品,同样的,他作为主管海城轻工业发展的领导,政绩上也能被添上一笔。
     “马局长,我们就不去了,方便的话,能不能帮我们把午饭带过来!”
     华生厂带队的是技术部的一名科长,岁数不大,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还十分不以为然,一个村子居然也想做电风扇,吹得挺厉害,说到底还不就是放卫星。
     如今这年头,类似这种好大喜功的行为屡见不鲜,当初还有几个农民说要发射卫星呢,事实证明就是个笑话。
     可这股风吹起来,止都止不住。
     今天这方面取得了进步,明天那方面又迎来了突破。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最瞧不上这种浮夸不务实的行为,但风向就是如此,他也无能为力。
     来都来了,检测开始之前,几人便达成了共识,一切公事公办,用质量来说话。
     原以为又是一个无聊的卫星,谁知道竟然做出了真东西。
     虽然还没通过24小时续航检测,但只降噪、节能这两项指标,就足够他们真心实意的喊出来一句:向农民兄弟学习!
     可身为专业人士的骄傲还是让他不愿意承认,困扰他们多年的问题,是被几个农民攻克的。
     现在去吃饭,要是有人趁他们不注意,把电风扇关掉

第二百一十六章 用质量来说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