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一十三章 这话不是在点咱们吧?[1/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开会的地方就在对外贸易中心领导住的屋子,好几十人挤在一起,一个个的又都是大烟枪,只片刻的工夫,能见度都不足了。
     见人都到齐了,对外贸易中心的郑主任起身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
     滚滚浓烟飘散,好歹能喘得上口气了。
     “开会!”
     原本的嘈杂声瞬间消失。
     “老生常谈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很多同志坐了好几天的火车,也需要休息,长话短说,国家未来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外汇,外汇怎么来?只能通过对外贸易,广交会也办了很多年了,如何与外商打交道,你们当中很多同志比我更熟悉,在这里我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和外商进行贸易的时候,不能做任何有损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
     李天明注意到,有些人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立刻垂下了头。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与外商的关系。
     说得简单些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把握好那个尺度。
     有的人为了达成贸易,完成创汇任务,把姿态放的过低。
     有的人又太过激进,将外商当成了阶级敌人,就差指着鼻子开上一句: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就滚蛋。
     “第二,把握住一切机会,努力为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
     又有人低下了头,每年都有完不成任务的。
     有的地区派人过来参加广交会就是在应付差事。
     根本没把这个对外的窗口当回事。
     甚至还振振有词,说什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照样也能赶英超美,实现世界革命一片红。
     对于这样的人,李天明也只能说:短视,无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固步自封,最终只能被淘汰。
     就比如……
     三胖子家!
     “第三,严禁互相拆台,同志们,大家都有各自的任务,这一点,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为国家发展创汇,有的同志,只顾着自身的利益,全然不顾大局,这是要不得的。”
     呃?
     这话不是在点咱们吧?
     李天明和卢源对视了一眼。
     郑主任说,不允许互相拆台,这个倒是很容易理解。
     此前的广交会上,一直存在内部互相压价的情况。
     最后平白的让外国人占了便宜,损害的都是国家利益。
     可后面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郑主任!”
     这个时候,江苏代表团的团长站了起来。
     “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不得不发两句牢骚。”
     说着,还朝着卢源和李天明这个方向看了过来。
     “同样都是五叶电风扇,凭什么只有海城的睡莲能买到东瀛,我们的江淮牌,连挤都挤不进去,这根本不公平。”
     有人打了头炮,立刻有人跟进。
     这些年,五叶电风扇早就在国内流行起来,传统电风扇的市场越来越小。
     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多地区都开始建厂生产。
     自然也有地区拿到了广交会上来出口。
     可是因为海城和中野喜次郎有独家销售的协议。
     导致其他地区的五叶电风扇根本卖不到东瀛。
     眼瞅着海城大把大把的赚外汇,其他地区自然免不了眼红。
     “就是不公平,一样的东西,凭什么只有你们的东西能卖?”
     “我看也该换换规矩了,总这样,我们靠什么完成创汇任务?”
     “我也觉得太霸道了,买卖是各凭本事,价格统一也就算了,凭什么,只能你们卖?”
     眼见要乱起来,郑主任连忙制止。
     “大家安静,安静,卢源同志,马成功同志,还有其他同志的意见,你怎么说?”
     卢源没想到,今天第一炮就朝他打了过来,紧皱着眉。
     “郑主任,关于这件事,连着几年都是这么个章程,还有什么可讨论的,您也说了,都是为了国家创汇,谁卖不是卖。”
     马成功闻言急道:“说得好听,谁卖不是卖,今年我们的江淮卖,你们干看着。”
     卢源哪能答应。
    &nb

第四百一十三章 这话不是在点咱们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