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一十六章 胆大包天[1/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说的这些话,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能被第三个人知道!”
     老人家的面容严肃。
     他也没想到李天明会这么……
     胆大包天!
     本以为李天明是要发几句牢骚。
     这一路调研下来,牢骚话已经听了不少。
     基本上都是出自普通老百姓。
     老人家很清楚,人民群众对现在的生活并不满意。
     主要就集中在吃饭的问题上。
     这也让老人家的心情越发沉重。
     可即便是这种牢骚话,也只有那些胆子大的人才敢说出口。
     XX帮虽然被粉碎了,但是帽子公司却没有被打掉。
     有些人现在依旧张口闭口ZB主义倾向,动不动就要割ZB主义的尾巴。
     他在途径山东的时候,还曾听到一个“笑话”。
     一个县革委的领导带头到某村去割尾巴,得到消息的村民,提前将偷偷饲养的鸡鸭,猪崽藏了起来,种的菜没法藏,只能提前刨了。
     领导割不到想要的尾巴,最后居然说某家祖坟边种的树,遮了集体的太阳光,非要让人将那棵树给砍了,逼得那户人家的男人,把自己捆在了树上。
     想要砍树,就连人一起砍!
     这才将那个领导逼退!
     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那位老农还笑了起来,可老人家听了,却感觉心像是被刀子剜一样痛。
     扯得有些远了。
     李天明方才提起“国内”的时候,老人家以为他也准备像那些一肚子怨气的老百姓一样,吐一吐心中的苦水,倒一倒心里的委屈。
     谁能想到,李天明居然当着他的面,对现行经济政策开了火。
     一些观点之激进,老人家都忍不住,好几次想要呵斥。
     但仔细想来,却又不无道理。
     老人家哪里知道,李天明说的这些,都是他在全面了解了国家的经济状况,听取了人民群众大量诉求,加以总结的智慧结晶。
     可这些言论一旦传扬出去,李天明所要面临对的是什么,不言自明。
     “这些话,也只有当着首长的面,我才敢说,换做其他人……”
     既然已经说了,李天明也就豁出去了。
     “你怎么知道,我就能听得进去?”
     “因为……”
     老人家摆了摆手,阻止李天明继续说下去。
     今天说的,已经严重超纲了。
     虽然一些观点还非常幼稚,但是却也能从另一个角度给他不小的启发。
     最为重要的是,这是来自老百姓的心声。
     他们当年撇家舍业、出生入死地干革命,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去满足中国最底层老百姓的诉求嘛!
     “天明同志,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要有信心,要坚信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别人说这话,李天明只会当成假大空,但老人家说出来的,他绝对相信。
     “去把大家都请进来吧!”
     李天明连忙起身,走到门前,将在外面等候的众人都给请了进来。
     接着老人家又询问了卢源,海城在这次广交会上的工作成绩。
     卢源都一一汇报了。
     随后,众人簇拥着老人家步入了会场。
     当老人家出现的时候,展会现场立刻引起了轰动。
     无数人蜂拥而来,方才还在极力争取的外商全都被他们扔到了一边。
     郑主任还想着调集人手,保证安全,却被老人家给制止了。
     “不要惧怕人民,群众愿意看,就让大家看好喽,外商就更不要担心,我们打开门做生意,来的都是客人嘛!”
     说着,还主动走到了人群中间,与大家握手。
     现场还遇到了几位会说法语的外商,老人家几句流利的法语,更是引得外商连连惊叹。
     一路超前走,最后来到了海城的展区。
     “卢源同志,你们的电风扇卖得好,国外的朋友喜欢,这是好事,但是,一定要保证质量,可不要砸了自家的招牌。”
     卢源闻言忙道:“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严把质量关,让国内国外的消费者都满意!”
     “这就好,这就好,大家不要只顾着看我,要多看一看我们的商品。”
     老人家看上去兴致颇高,还帮着做起了宣传。
     在海城展区停留了片刻之后,老人家便在郑主任一行人的簇拥下离开了。
     卢源长舒了一口气。
     “天明,刚刚你和……算了,你还是别说了,我怕心脏病让你给吓出来!”
     哪怕是确定

第四百一十六章 胆大包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