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四十六章 恢复高考[1/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真的有重生的机会,最想做的是什么?
     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李天明得到上天的眷顾,人生重启,可他没啥宏图大志,唯一的念想就是让自己,还有身边的亲人们,过得比上一世好。
     除此之外,他也期盼着通过自身的影响,让国家往好的方向发生一点变化。
     自从去年在广交会上,和老人家聊过以后,李天明一直期待着,国家的发展历程能尽快迎来转机。
     现在……
     真的发生了。
     报纸上的这篇社论并不是在探讨,而是明确宣布,国家将恢复高考,并详细说明了招生对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还特别注明了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人群,以及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包括在内。
     和前世相比,这个消息的公布时间,整整提前了半年。
     而且,高考的时间也被提前到了……
     今年的7月份!
     “叔,这是……好事啊!我咋看您还愁眉苦脸的!”
     李学庆紧皱着眉头。
     “是好事,可……天明,这消息要是让村里的知青知道了……”
     “您还打算瞒着他们?”
     李学庆两眼瞪得溜圆:“瞎说八道啥呢,我能干那缺德事!”
     他也知道,高考对村里的那些知青,到底也意味着什么。
     这是改变命运的契机。
     原本要一辈子扎根儿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现如今,随着国家恢复高考,那些城里娃的人生也将迎来转变。
     可是……
     “知青们要是知道了,还能安心上班吗?”
     李天明闻言,这才明白李学庆担心的是什么。
     那些城里来的知青虽然干农活不行,但毕竟有文化,厂里的那些机械设备,摆弄起来明显要比村里人熟练得多。
     一个个的早就成了厂里的骨干。
     而且,还不止是李家台子的知青,年前厂里提产,大柳镇其他几个村的知青也都被招进了厂里。
     眼下正是追产量的关键时刻,出口创汇的任务压得人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一旦知青们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势必没法继续安心工作。
     甭管能不能考得上,谁不想试一试。
     知青们都忙着去复习了,他们负责的工作,谁来完成?
     “这倒是个问题!”
     李天明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叔!你说咋办?”
     “你问我?要不是问了学国,我都不知道高考是个啥,这事还得你来拿主意,不管咋样,也不能耽误生产,没啥比这个更要紧,生产任务可是王主任下的,完不成……”
     别的事都能通融,唯独出口创汇这件事,在谁那里出了纰漏,王作先肯定要追责。
     可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就耽误了大家伙的前程。
     “这事您没和别人说吧?”
     “瞒不住,我琢磨着最迟明天,知青们就全都知道了。”
     李天明思量着:“我也得琢磨琢磨!”
     既不能影响生产,还得让知青们有复习的时间。
     正说着,李学工找了过来,拉着李学庆的胳膊进了院子。
     “就等你了,快入席!”
     “出啥事了?”
     李天明被李学庆叫出来的时候,宋晓雨也看见了。
     “看看吧!”
     李天明说着,把报纸递给了宋晓雨。
     宋晓雨接过,看了那篇社论,立刻瞪大了眼睛。
     “这……真的?”
     “都登报了,还能有假?”
     宋晓雨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我得去告诉小琪和长英姐!”
     说着就要走。
     李天明想拦,但话到嘴边又忍住了。
     李学庆说得没错,到不了明天,这个消息就会被传开。
     晚上,知青点。
     宋长英将报纸摊开,摆在了桌子上,听她说完这个消息之后,所有人立刻围了上来,争抢着那份报纸。
     “别抢,都

第四百四十六章 恢复高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