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九十五章 全力支持[1/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李天明提上老人家,王作先不禁笑道。
     “你小子,胆量的确是够大的,在首长面前也敢口无遮拦,胡说八道。”
     李天明闻言,不禁面露尴尬,话题一打开就容易上头。
     “前些天我去组织部开会,去探望首长的时候,首长特意提到了这件事,你说的知识产权,还有与国际接轨,中枢领导的争议很大,有些领导认为这种向ZB主义靠拢的做法很危险。”
     呃……
     “那首长的意见是……”
     “首长的态度是,可以尝试,但涉及到立法的问题,不是开几次内部会议就能定下的,还需要研究、讨论。”
     研究?
     讨论?
     见李天明面露失望,王作先道:“凡事不能急躁,牵扯太大,首长也要慎重。”
     李天明倒是能理解,可是,真要是拖下去的话,空气炸锅一旦亮相,有心人很快就能完成仿制。
     像这种小家电,只要摸清楚工作原理,任谁都能鼓捣出来。
     “大不了我豁出去这张老脸,再去求一份授权书。”
     这事恐怕不容易,之前电饭煲的专利授权,还是因为上级领导对专利不了解,才被海城给钻了空子。
     经过了春季广交会上发生的事,还想要专利授权,人家能不提防着?
     “这事我去办,你要做的是尽快组织生产。”
     李天明点应下,看似是一件小事,这里面有可能涉及到权利博弈,自然不是他这种小人物能参与的。
     “还有一件事,王主任,我是来向您求援的。”
     王作先点上了一支烟。
     “有话就说。”
     李天明拿过他的包,从里面拿出了一摞图纸。
     “这是……”
     “王主任,这个是和面机,这个是压面机,这个是切面机,这个是……”
     “你先等会儿!”
     王作先看着一张张摊开,铺在地上的图纸。
     “这些是……你要做挂面?”
     挂面没什么新鲜的。
     海城就有一家专门生产挂面的工厂。
     “不是挂面,是方便面!”
     方便面?
     “上海生产的那种?”
     方便面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在了国内。
     上海益民食品厂在1970年生产了国内第一款鸡蛋方便面,采用的是高压蒸煮工艺。
     作为“奢侈品”,主要供给军队和远洋船员这类特殊群体。
     李天明之前曾向上海的商贸局局长王长江了解过。
     “上海益民生产的方便面是高温蒸煮的,我打算做油炸的。”
     “油炸面条?”
     这倒是新鲜。
     “这些图纸都是谁画的?吴老师?”
     “除了吴老师,谁还有这么大的能耐。”
     王作先起身走了过来,蹲在地上看了半晌。
     “你这是要做一条生产线啊!”
     王作先大概已经猜到李天明来向他求助的目的了。
     要建这么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可不是之前购置设备那么简单。
     还需要完整的规划布局。
     “这些是做什么用的?”
     王作先指着其中一张图纸问道。
     “这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将上一道工序的半成品,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王作先闻言,顿时皱起了眉。
     “你这么做是为了节省人工?”
     此前李学国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曾谈到过永河县未来发展的计划。
     主要就是围绕着李家台子展开的,目前李家台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以他们为核心,其他村镇提供人力支持。
     现在李天明要建的这个……方便面厂,却要节省人工,这样一来,李学国的计划还怎么开展?
     “王主任,工业发展的最终结果,肯定是要让机器来代替人工。”
     王作先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机器来代替人工?天明,你的意思是未来工人阶级将会被……”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李天明慌忙叫停。
     好家伙的!
     得亏没让王作先把“消灭”这两个字说出来。
     否则的

第四百九十五章 全力支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