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零一章 生意难做[1/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冬去春来,季节往复,进入80年代以后,时间好像被按下了加速键。
     后来人们常说新世纪,时代变革飞快,事实上中国迈入80年代后,也差不多是一天一个样。
     国家坚定不移的走在改革开放的路上,曾经那10年疯狂的岁月,仿佛已经离人们非常遥远了。
     “哥,再这么下去,业务是没法谈了。”
     李天明正吃着午饭,他也是刚从市里回来,就接到了天洪从杭州打来的电话。
     开口就是一通抱怨。
     “咋回事?”
     “说好了的,每年最少2500台,可我见着物资局的杨局长,他又说啥,销量不佳,库存积压,要求降低供货量,我和他说合同,他就和我东拉西扯的。”
     “他想要多少?”
     “就500台!哥,量这么小,咱们厂根本没啥赚头啊!”
     李天明想了想,道:“下午再去和那位杨局长聊聊,如果要减少供货量,运费必须他们出!”
     “我再试试吧!那个……哥,淑娟咋样了?”
     “家里的事,你放心,在京城你二哥家呢!”
     今年正式颁布了基本国策。
     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
     各种大标语现在刷得全村到处都是。
     不过这承诺后来也没咋兑现,口号也变成了赡养老人是义务,推给政府很可耻。
     没地方理论去。
     郑淑娟是年前检查出了怀孕,自从生了小梅以后,中间流产了一次,好不容易又怀上了,两人自然不舍得放弃。
     只是,相关部门盯得紧,抓得严,甭管是村里,还是海城都待不下去了。
     李天明干脆把人送去了京城天亮家,独门独院住着,也能安全些。
     可就算这样还是走漏了风声,经常有人上门来给李天明做工作。
     谁都知道,有本事把人藏这么严的,只有他能做到。
     “这就好,这就好,哥,我下午再去找杨局长。”
     挂了电话,李天明接着吃,这次去海城待了三天,一直是车间里吃,车间里睡,可把他给累坏了。
     “谁来的电话?”
     宋晓雨走了进来。
     “天洪!”
     “他现在在哪呢?淑娟怀着孕,他还绕世界的到处跑。”
     “杭州,他守在身边有啥用?还不够添乱的呢!”
     郑淑娟刚检查出怀孕的时候,就有县里的计生干部登门,结果这小子把人给打了,要不是李天明在李学国跟前求情非得拘留他不可。
     “是不是出啥事了,从你回来,我就觉得不对劲儿。”
     “没啥大事,就是……生意不好做!”
     李天明是真没把这个当成啥大事,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遇上些沟沟坎坎的很正常。
     这些年,各地都在忙着建厂,大柳镇的产品在外地,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就拿方便面来说,原先整个华北地区基本上就是“何师傅”一家独大。
     这两年更是将市场开拓到了江淮一带,甚至李天明上半年跟团去广州参加广交会的时候,在那边也看到了何师傅方便面。
     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尤其是进入九月份以后,厂里在外省的订单直接缩水了五分之一。
     经过调查才知道,国内又出现了六家方便面生产厂,而且,采用的还都是油炸技术,味道上虽然照比何师傅差了一点儿,可依旧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五叶电风扇也一样,各地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开始采取本地保护政策,外地的商品很难进去。
     天洪刚刚和李天明抱怨杭州物资局要降低采购量,他也知道是咋回事。
     那边今年也建成了一个电冰箱厂,同样引进了国外的技术,为了扶持本地的品牌,自然要缩减海尔的市场份额。
     宋晓雨不懂这些,而且,她相信李天明一定有解决办法。
     “哥!”
     两口子正说着话,小五推门进来,直奔电冰箱。
     “你咋回来了?这也没到放假的日子啊!”
     小五已经上高中了,明年就要高考。
     “我上次回家不是和你说了嘛,咕咚咕咚……”
     一口气先灌下去半瓶汽水。
第七百零一章 生意难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