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章 朋党比仇敌强[1/2页]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一只辣椒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真想一巴掌抓死那个李道宗,他让我忍了一路!”
      待得回了客栈,杨素吐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他就是喜欢说一点点话”李鸿儒道。
      “我从未见过如此喜欢说碎话的朝廷大员。”
      “可能是他平常修炼太刻苦,想说的话常常憋在心里,有空就全念叨出来。”
      三十余岁的李道宗,有继承尉迟恭强势战力的模样。
      即便大世家资源丰富,李道宗修炼的天资与勤奋少不了,这更是打出来的实力。
      他嘴巴唠叨,但实力是实打实的强,李鸿儒觉得杨素够呛能抓死李道宗。
      李道宗喜欢念叨就那么一回事,这大抵的是平常憋久了,发泄倾诉一通才会舒坦。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李道宗这种行为比较正常。
      只是朝廷如李道宗这样的人稀少,杨素平常见得也不多。
      当然,以杨素前朝的位高权重而言,哪有人敢找杨素去调节心理状态。
      听完李道宗的唠叨,李鸿儒继续听杨素在那唠叨。
      待得半个时辰后,归一客栈一阵佩刀和佩剑的声音响起。
      这让李鸿儒开了厢房的门。
      “李录事,听说你要回长安交旨?”
      大理寺丞崔敦礼大踏步入了归一客栈,这让客栈中几个江湖人脸色顿时一变,齐齐看向了不远处拿着馒头干咽的钟无期。
      江湖司的录事要回长安城交旨,这意味着江湖司的榜文已经有人完成了。
      这数日中,也就昨天晚上有李鸿儒、杨素、钟无期的外出调查。
      但钟无期太镇定了,压根不像完成榜文的模样,连牛皮都没吹一个。
      这让几个跑江湖的人一时有些难辨情况。
      但大理寺丞崔敦礼显然不会说谎。
      滑州洪水,又或者其他事件已经显出端倪,至少江湖司能回长安城复命。
      “还需崔大人相助一番”李鸿儒抱拳道。
      “好说好说!”
      大理寺丞崔敦礼连连回应。
      按正常的制度,李鸿儒需要前往县衙调取资料。
      但大理寺在滑州已经数月,事情弄到一团糟,崔敦礼也顾不得许多。
      真要让江湖司一声不吭前往县衙调了资料,又或独自再调查数天跑回长安,他这大理寺丞也算是做到了头。
      江湖司十天来搞定的事情,他花了数月还没结果。
      从这方面而言,大理寺丞崔敦礼还得感谢李鸿儒等人,至少让他参与进来了这桩事。
      这中间也少不了李道宗那张嘴传递话。
      崔敦礼带了十余人,捧着的录事册等有近百本,也匆匆赶到了归一客栈。
      “我需要这半年来整个汝州的天灾记录,重查山体塌陷,泥石流,大小洪灾,坑穴等事故。”
      大理寺查探的时间太长了,几乎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将滑州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汝州都核查了一遍。
      只是大理寺缺乏了最为重要的一环,并不清楚大隋皇陵崩塌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这也让大理寺无法推理,更是迟迟难下结论。
      崔敦礼脸色凝重,思索过后便让其中两名大理寺录事将资料呈了上来。
      连连的翻页,也让李鸿儒开始做一些记录,甚至于勾勒一副简陋的地图。
      论证并不需要让大理寺信服,也不需要让刑部确定,只需要让唐皇相信。
      只要唐皇确信成功,剩下的事情也就不再是问题。
      查询近一刻钟,李鸿儒已经画了五张草图。
      他将诸多内容加上标注,算是基本完成举例和论证。
      “崔大人来著个名!”
      “这不好吧。”
      “这草图有您大理寺的功劳!”
      “那我就不谦让了。”
      著上了名,只要李鸿儒成功交旨,大理寺便有助力之功,虽然不提嘉奖,但至少会无过。
      崔敦礼一时心满意足。
      滑州扯成一团乱麻,大理寺不敢回长安复命,崔敦礼也就指望江湖司头铁上谏了。第四百六十章 朋党比仇敌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