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0章 宫斗不如造反(七)[1/2页]

女主拿了反派剧本 萨琳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永承帝虽然决定了要舍弃小青梅,求娶门第相当的名媛贵女,但他到底不甘心。
      毕竟过去的十多年里,不管他如何“叛逆”,何氏这个亲娘对他都十分包容。
      他俨然已经被宠坏了,习惯了亲娘对她的退让、纵容。
      “……我就不信,母亲真的会任由我娶郑念儿!”
      心里堵着一口气,永承帝还就真给亲娘扛上了。
      他并没有急着向朝中重臣释放一个“朕要选后”的信息,而是继续跟郑念儿玩闹在一起。
      他甚至冒出要给郑念儿的父兄,再弄个有实权的官职。
      皇帝看重郑念儿,宫外的人,一时还不知道,但宫中上下早就看在了眼里。
      永承帝原本就抬举胡氏,有时候连太后都要受点儿委屈,宫里不少人都暗暗将胡氏尊称一句“夫人”。
      现在又多了一个郑念儿,如此受宠,将来就算做不了皇后,也会做个宠妃。
      某些见风使舵的太监、宫女们,各个提前拜码头,拼了命的巴结胡氏母女。
      一时间,这两个本不该留在皇宫的女人,竟在宫里过得风生水起,异常风光。
      他们太高调了,饶是何太后掌管皇宫严密,也透了些许风声出去。
      王源:……
      已经知道小皇帝是个不聪明、不靠谱的,没想到,他竟会糊涂到这种境地。
      原本,他还想着自家孙女年岁还不大,还能再等个二三年。
      现在看来,等什么等?
      就小皇帝这任性、愚蠢的模样,不被现实毒打个几年,根本就不知道悔改。
      几年过后,他家十九娘都二十了,所能挑选的人选就太少了。
      另外,在这几年中,十九娘以及整个王家,都会因为永承帝的“轻慢”,而沦为京中的笑柄。
      王源是个善于谋划的老狐狸,岂会让孙女儿和家族陷入这样的境地?
      “嫁人!必须尽快给十九娘寻门稳妥的亲事!”
      王源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心中有了决断,效率格外高。
      他与儿子(十九娘的亲爹)商量了一通,将京中适龄的世家、勋贵子弟全都划拉了一遍。
      最后筛选出三个人选,然后命人拿到了后院,让妻子、儿媳妇以及十九娘好生选择。
      过了半日,女人们便有了答案——
      “南平王世子?唔,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看到名单上圈定的某个名字,王源缓缓点头。
      先帝给小皇帝留了三大辅臣,但并不是说,大渊朝只有这三个大臣最尊贵、最有权势。
      事实上,朝中还有一些重臣,他们分属于世家、勋贵、寒门等各方势力。
      南平王的情况有些特殊,他家是世家,却在前朝的时候就已经没落。
      南平王的父亲,老南平王,作为堂堂世家子,竟沦落到去军中谋一份前程。
      说来也是幸运,这位世家子赶上了末帝时期的大乱。
      趁着乱局,老南平王还真拉起了一支队伍。
      不过,刚经营了一块小地盘,就被先帝赵炯给看中了。
      赵炯的势力比老南平王大,且更善于招揽人心。
      一番操作,老南平王直接选择了“归降”,成为赵炯最早收拢的一批“小军阀”。
      自家地盘、兵马等被赵炯收编后,老南平王也成了赵炯器重的大将。
      正巧老南平王也姓赵。
      当然,人家的赵氏,跟赵炯家的姓氏没有半点关系。
      但那时,赵炯就生出了问鼎中原的野心。
      他们赵家不是世家,连望族都算不上,不用往上数八代,赵炯的太祖父就是个大头兵。
      世家的权势虽然大不如从前,但世人们都十分崇尚世家。
      比如前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也是个寒门土鳖。
      夺得江山后,为了颜面,为了记在史书上好看,想方设法、穿凿附会的给自己弄了个光鲜亮丽的祖宗。
      给自己选皇后,为儿子们求娶皇妃,也都是尽量跟世家联姻。
      前朝战乱的时候,虽然诸多世家都遭到了倾覆,但“崇尚世家”这种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赵炯领兵打仗抢地盘的闲暇,也会畅想:如果等他当了皇帝,他一定给自己找个名头大、足够气派的祖宗。
      老南平王的出现,给了赵炯灵感。
      他直接来了个骚操作,与老南平王结拜,成了“族兄弟”。
      如此一来,赵炯的祖辈也就成了天水赵氏的分支。
      老南平王呢,虽然被迫让出了族谱,却也得到了赵炯的信任与感激。
      作为半路归降的小军阀,老南平王在最短时间内,用最便捷的方式,成为了赵炯的心腹。
      他更是得到了赵炯“日后共享江山”的许诺。
      赵炯夺得江山后,大赏功臣,老南平王便成为一众人中唯一的王爵。
      不是“一字并肩王”,却也是郡王,有封地、有兵马。
      当然,赵炯会册封南平王,不只是为了所谓的“盟约”,更多的还是为了西南边陲的安定。
      南平王的王府在京城,但每一个现任王爷都会在南疆镇守。
      给一个王爵,让赵氏有个世家祖宗,更让南平王府的人死心塌地的帮忙守住南大门,先帝非但不亏,他还赚了呢。
      如今,老南平王年迈,便把王爵让给了嫡长子,也就是现任的嫡长子。
      王源给孙女选定的女婿人选,则是南平王世子。
      南平王府,除去现任南平王之外,老南平王、南平王太妃以及世子等,全都在京城。
      表面上,自然是让王府的人在京城享受繁华。
      暗地里,皇家有没有把这些人当成“质子”,世人则是见仁见智了。
      不管皇家如何忌惮或是提防,但不可否认的,南平王府是大渊朝极有权势的人家。
      有兵权,有王爵,关键赵家还是真正的世家。
      不像皇族赵氏,只是个山寨货。
      南平王府家的族谱,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呢。
      顶级世家琅琊王氏的嫡支嫡女,下嫁给南平王府,倒也不算辱没身份。
      “好!就他们家了!”
      王源与儿子王铮对视一眼,齐齐缓缓点头。
      找了个时间,王源寻了个借口与老南平王吃了顿茶。
      几天后,京城就传出消息,王家与南平王府议亲了。
第470章 宫斗不如造反(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