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80章 炒楼花最高境界[1/2页]

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地狱伯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6月2日,何宇、姬少怀(东方置业)、袁崇周(东方基建)三人来到了港府,此时的港府门口已经停放了不少豪车。
      今天是港府举行地皮拍卖会的日子,下午三点开始拍卖,地点当然一直都是港督府内部的会议室。
      七十年代以来,香江的人口剧增,麦乐浩为了解决人口住房问题,于去年推出了“十年建屋计划”。
      十年建屋计划,说白了就是从1973年至1982年的10年期间,为180万香江居民提供设备齐全、有合理居住环境的公共房屋单位。
      十年建屋计划,港府要在十年时间建设40万间公屋,平均每个人居住面积不少于3.25平方米,人均面积还是很给力的。
      听上去很牛逼,这可是要解决180万市民的住房问题,当然也受到香江数百万市民的夸赞和追捧,总比木屋强吧。
      “十年建屋计划”的第一波发展是在沙田工业区,沙田位于新界地区,好吧,其实港府想从村民手里收回新界的土地。
      港府推出的“十年建屋计划”,其实就是为那些穷人修建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棺材房,每间房屋15平方到40平方不等。
      新界的原居民一直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居民在自家的土地上盖起了无数的隔断房间,任何出租给那些打工的工人。
      港府的“十年建屋计划”,则是投入巨额资金把这些房屋规范化,从灰色生意变成合法生意,村民乖乖交出土地让港府来发展。
      这项计划当然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香江为了的经济发展历程当中,起到了绝对举足轻重的作用。
      未来香江的房价与月球接轨,大部分的市民肯定无力购买昂贵的房产,也只能住进公屋里面,还是很友好的。
      当然申请公屋也是要排队的,搞不好等上几年时间也住不进公屋,也与涌入香江大量外来人口有着很大的关系。
      港府的“十年建屋计划”对于地产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也只是有些冲击而已,住到公屋的市民那肯定也是买不起地产公司开发的房子。
      这些房子基本都是在新界地区,九龙半岛和港岛肯定不会修建公屋,有钱人也不可能和穷人住在一块。
      麦乐浩在1978年再次推出了升级版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主要是为那些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的市民修建,也可以让收入相对较高之公屋住户腾出公屋,住进面积更大的房子。
      不少地产公司也参与到了“居者有其屋”计划,港府也不能一直动地产公司的奶酪,修建的速度当然就不敢恭维了。
      至于董船王儿子当上港督之后,也学着麦乐浩推出了“八万五计划”房屋政策,太看得起自己了,可惜被惨遭打脸。
      麦乐浩港督的权力不是董健华能比的,本地所有的事情都是麦乐浩一个人说了算,海陆空三军都要听麦乐浩的调遣。
      董健华说好听点是港督,其实说白了还是一个傀儡,各个部门也不是他想调动就可以调动的,不少议员都是各个公司代言人。
      董健华的“八万五计划”,并不是单纯的房屋居住政策,这个政策其中一个主要目标是“10年内全港70%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

第1080章 炒楼花最高境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