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1章 历史悠久的屈臣氏[1/2页]

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地狱伯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何宇以前以为屈臣氏只是一家蒸馏水公司,可是屈臣氏的发展史远比何宇想象的还要辉煌,而且西医的发展也离不开屈臣氏。
      1820年,一位叫马礼逊的传教士在澳门开设一家诊所,合伙人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医生李文斯敦,并为诊所配套开设了一间药房。
      这便是“屈臣氏”品牌的直系先祖,已经有了150年的历史,背后有一段西药入华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这个药房大约存在了五年时间,因为马礼逊回国和李文斯敦亡故而关闭,直到两年后另一英国医生沃森来华,才得以恢复。
      沃森医术得到十三行富商们认可,于是在1828年将诊所开到了广州,药房也随之有了第一个内地分店,号为广州大药房。
      1832年,沃森在广州建了一座小型汽水工厂,采用英国最先进自动罐装流水线,这也是屈臣氏苏打水之肇始。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国门大开,大量西方传教士涌入,西方医学也随之而上。各地的教堂拔地而起,往往不远处就是教会医院,西药也开始为更多的国人所知。
      1841年,大批军队、商人、冒险家、传教士涌入香江,人口暴涨的同时,更带来许多新型病菌,再加上香江气候炎热潮湿,卫生状况十分糟糕。
      危机中,西药商机出现了。屈臣氏则将分店开到了香江,成立了香江药房,那座汽水工厂也随之迁来,生意可谓火爆一时。
      战争对西医药品需求大增,屈臣氏在香江和澳门、广州三地开花,同时也在不断的扩张着。
      香江大药房犹如牛奶公司一样,屈臣氏在香江的生意十分成功,香江也成为屈臣氏的大本营。
      屈臣氏不仅开设了一家规模可观的诊所,还在繁华的黄金地段买下店铺开设药房,公司的股东当然也是越来越多。
      不过沃森医生大约是水土不服,身体状况欠佳,呆了没几年,便卖掉屈臣氏的一些产业,匆匆返回英国。
      1858年,亚历山大·屈臣从叔叔那里得到香江大药房的股份,身为出色的药剂师,在香江大药房担任经理。
      1869年,香江大药房成为香江总督及爱丁堡公爵的药房御用商号,在香江和内地快速的发展壮大。
      就在精明强干的屈臣先生正欲大展宏图之际,他却突然放弃了这份锦绣事业,将其转让给了药店两个医生,约翰汉弗莱与阿瑟亨特。
      不过约翰汉弗莱与阿瑟亨特倒是经商的奇才,独具慧眼的他们发现这年头卖得最好的不是西药,而是汽水。
      两人遂大手笔投资在中环士丹利街置地,建立一座新的汽水工厂,产品多达六类,屈臣氏汽水从此扬名天下。
      1883年,屈臣氏在外国人甚多的菲律宾马尼拉开设了分店,主卖汽水,又在当地建立一座汽水工厂。
      屈臣氏在内地扩张更是迅速,许多大城市都开设了分店,1890年的时候,屈臣氏大药房在内地已有34家药房。
   &nbs

第1241章 历史悠久的屈臣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