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风和李海歌第一时间回到米国后,就及时和蔡从信老板进行了联系。
蔡老板在东部赛区季后赛第一轮被淘汰后,情绪变得很是低落,要知道,2021至2022赛季,他的球队亏损了一亿美元,身价已经不足百亿美元。
“范董,你的事还是靠你自己吧,我也没有打算和你有长久的合作关系,你知道的,华夏有句古话,叫生意好做,伙计难处。不过,在米国如果用得上我老蔡的地方,尽开金口,我保证全力而为。”
范长风还没有和蔡老板还得及谈谋划事情的细节,就被他婉言谢绝了,甚至连合作意向的希望也没有。
冷冰冰的现实让范长风凉到了脊背。
如果现在撤销一切想法还来得及,反正没投入什么,他范长风也不会损失什么?
但他和李太白的表态算什么,算是一种表演?
李海歌看了看范长风,长叹了一声。
“范董,面对现实吧,收手吧,或许太白姐说得对,你也该放一下手,歇一歇了。米国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混,人还是要相信现实的。”
范长风不作声,他掏出一支雪茄,深深在闻了一阵子,然后打火机不停地点火熄灭,熄灭再打着,就是不点烟。
李海歌一把将火机夺了过来,将火打着。
把蓝色的火焰对准了雪茄燃了起来。
范长风狠狠地吸了下去,呛得他眼泪都流了出来。
其实,范长风何尝不知道停一下脚步,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但多年从商的经验告诉他。时机一旦错过,将永远不复存在。
现在的他有机会利用米国的这个地盘或者叫平台,来试验一下自己的想法,即使不成,他也毫无遗憾,如果万一成功了呢,他将站在了世界之巅。那不正是他当初从事柳编产业的梦想么?
做,就是再难也要做下去。
他的雄心壮志绝不能被蔡老板的这一盆冷水浇灭的。想好了这些,他给国内的上官如坤打了个电话。
“米国这边的情况并不乐观,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我想赌一把试试。”
范长风在电话里将当前所处的情境一一和上官如坤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还是想听听上官如坤的说法。
“你也知道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是低迷不振的。在米国的投资是要谨慎,但不并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做。”
范长风点着头,在黑夜里似乎嗅到了黎明的味道。
“我觉得经济的低迷是一个时段的,按照经济学的规律来看,它不可能永远地低迷下去,物极必反,低到最低点,必然反弹。”
“如果遵循这个原则,做个我们柳编这个新生行业倒可以放手一搏。”
“是的,在资源这方面,我们有近十个米国的文化运动跑酷公司可以利用,先打开营销的市场,如果市场营销成功,我们可以成立新的华夏长风柳编子公司,有了新的子公司,我们做数字化博物馆的事情也一定会水到渠成的。”
“好,就这么干,你从明天起抓起从华夏发货过来。我这边对各个店面的销售范围进行再申请,只要许可我们经营,增加这一项经营范围,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挂了电话,范长风转脸对李海歌说:“近期麻烦你辛苦一下,就是扩大咱们的营业范围的事,和当地市场管理部门再沟通一下,扩大咱们的经营范围,如果成功,咱们的华夏柳编产品就能正式在这边销售了。”
李海歌微微一笑,她听得很认真。
在范长风的眼睛里她依然是一个刚刚从大学里毕业的学生。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这样就对了,凡事有个先后,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来,只要销售成功,就可以边销售,边做数字化的柳编博物馆。”
&nbs
第175章 借鸡生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