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8章 先修路[1/2页]

大明开局上交双穿门 那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阳给萧妹她们上了一节课,感觉萧妹的天赋确实强。
      很多知识一点就会,还可以自学,赵阳就让她带着其他人,一起学习。
      出了教室,秀才就迎了上来。
      赵阳已经提前说好,要跟他考察城建一事,秀才就在旁边候着。
      “秀才,现在人来了这么多,孩子怕也不少吧?”
      秀才答道:“老爷,陆知县已经统计过了,登记在册。”
      “人数具体几何?”
      “两千余人。”
      比例稍微有些低,可想而知,这些孩子在乱世,活得更加艰难。
      赵阳稍微走了一下神。
      “这样,你将那些孩子都带到这来。
      统一入学,统一安排住宿,具体情况,你跟若甫商量着办。”
      秀才有些担心。
      “老爷,来这么多孩子,篷房怕是不够,无法容纳进来。”
      赵阳说道:“篷房,你不用担心,稍后,我再安排人手,运来到这边来。”
      随后,赵阳又和秀才商量了师资问题。
      学习四书五经那些东西,并不缺乏读书人当老师。
      可现代的自然科学。
      目前只有赵阳可以教授,可他不可能长时间上课。
      必须培养出老师。
      想到这里,赵阳脑海浮现出萧妹的模样,仔细一想,萧妹还真是不错的人选。
      接受能力强,出师也快。
      赵阳决定抽出时间,尽快将她培养出来。
      同时也要发掘其他苗子,毕竟只有一个萧妹不行。
      赵阳一边跟秀才聊着,一边走到了大街。
      偏岭堡,距离北周庄五里路,而离山阴县是二三十里。
      “秀才,偏岭城建成之后,要将北周庄,囊括在内。”
      秀才呆愣了一下。
      到北周庄是五里,这样下来,保守估计,城周最少二十里,这比大同城都大。
      这要修建成功可不简单。
      说起话来,都有些纠结。
      “老爷,这样修建……所耗怕是颇丰吧,真要囊括北周庄吗?”
      赵阳肯定要包括北周庄,穿越门可是在那里。
      而且不仅仅是北周庄。
      赵阳的构想之中,偏岭城的范围还要包括山阴县,算是内部一个区。
      只是规模太大,暂时不修建而已。
      赵阳回答道:“修建所耗材料,你无需担心,我自有安排。
      况且,我并不打算修建城墙。”
      秀才却大吃一惊:“不修建城墙?”
      没错,赵阳并不计划修建城墙,他的偏岭城算是现代城市理念,没有城墙。
      这样物资会大幅度减少。
      那没有坚城堡垒如何面对骑兵?
      赵阳完全不担心。
      现在有了无线电设备,有了望远镜,将夜不收扩散出去,很容易发现敌情。
      就能提前进行部署,甚至是埋伏。
      再加上改造的红夷大炮,以及那些火铳和连子铳。
      区区一些骑兵,还真不害怕。
      战争的形势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赵阳跟秀才解释一遍,后者终于有了清晰的认识。
      再想想那些火器的威力。
      秀才认为老爷的军事思想,还真没问题,于是那颗心就放了下去。
      可随即又产生了一个疑问。
      若不修建城墙,那包不包括北周庄,没有什么区别吧?
      赵阳就跟他解释一下现代城市理念。
      只是秀才还是一知半解。
      毕竟明代的理念很不一样,开国之时,朱元璋就主张高筑墙、广积粮,扩大势力范围。
      通过修建坚城,集中人口,不断地稳固地盘。
      而明代北方的防御体系也如出一辙。
      修建不少坚城堡垒来同游牧民族周旋。
      像蓟辽督师孙承宗,更是在辽东运用堡垒战术,与后金相持十几年。
      算是明清的正面战场。
      延续了两百多年的理念,早已根深蒂固,秀才一时想不清楚,可以理解。
   &nbs

第88章 先修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