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6章 复社公子[1/2页]

大明开局上交双穿门 那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情报机器开动,消息传遍南直隶,听说偏岭商号提供盘缠,士子热情很高。
      准备一番,很多人都动身前往南京城。
      复社那些人同样收到了消息。
      现在,冒襄、方以智、陈贞慧、黄宗羲和沈士柱等人,已经到了城内。
      其中如皋冒襄、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归德侯方域是明末四公子。
      而侯方域的父亲侯恂,于崇祯六年五月,升任为户部尚书。
      侯方域就进京侍父。
      崇祯九年,文震孟被排挤罢免,温体仁羽毛已丰。
      那么掌管户部的侯恂就成了他的掣肘。
      温体仁便唆使言官,弹劾侯恂,罪名是糜饷,侯恂就被捕下狱。
      这个时候,侯方域一直在京城活动。
      想要解救自己的父亲。
      所以,这一次集会并没有侯方域的身影。
      冒襄感叹道:“真是祸福难测,也不知方域近况如何,可否有些进展?”
      陈贞慧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复社成立之初,陈贞慧就加入其中,算是社中元老。
      陈贞慧现年三十三岁。
      比冒襄要大上七岁,可他性格最为不羁,或者说洒脱吧。
      崇祯五年,其父罢官回乡,陈贞慧也回到故里,开始广撒钱财,结交各方宾客。
      等到崇祯八年,父亲陈于廷去世,陈贞慧全盘家族事务。
      家里宾客更是盈门,而消息也最为灵通。
      方以智见陈贞慧的表情,随即开口询问。
      “陈兄,你难道知道些许消息,或是有些什么线索?”
      方以智与冒襄同岁。
      据史料记载,他开创了桐城学派的先河,又是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所以,看上去显得学者气息十足。
      陈贞慧露出了笑容。
      “我还真有消息,而且,还是一个大消息。”
      冒襄有些迫不及待:“陈兄,那是何消息?”
      跟方以智不同,冒襄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一生著作颇丰。
      像《朴巢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
      《影梅庵忆语》回忆了他与董小宛的爱情,显得缠绵悱恻,算是中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当然,这本书不可能再次出现了。
      或者里面的女主人翁需要换一个人物。
      这些暂且不提。
      再看冒襄,他的性格有种浪漫主义色彩,有那种文人的特征。
      看到黄宗羲和沈士柱也看了过来。
      陈贞慧就没有再卖关子。
      “温体仁那老贼已经辞官致仕,现在应该就在回乡的路途。”
      “什么?”“啊?”“……”
      就算是黄宗羲那种性格,都忍不住发出了惊呼。
      实在是消息太过震撼。
      黄宗羲现年二十七岁,他从学于蕺山刘宗周,得其真传,后来更是涉猎广泛。
      后世称他为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算得上真正的学富五车,看上去温文尔雅。
      黄宗羲再次问道:“陈兄,此事千真万确?”
      陈贞慧的表情非常笃定。
      “要不你问士柱,他也知道这一情况。”
      沈士柱比陈贞慧要小两岁,但性格要沉稳不少。
      做起事情来也比较干练。
      只是与另外三人比起来,稍微显得逊色一些,可沈士柱并不普通。
      他可是复社五秀才之一。
      沈士柱说道:“去年,方域那边出事,我就找到陈兄。
      我们一合计,就派人去了京城,一方面帮一下方域。
      另一方面,好及时传递消息,让我们知道情况,好随时应对。
      前两天,我们的人就从京城传来消息,说了温体仁那贼致仕一事……”
      沈士柱将曹化淳、钱谦益和温体仁等人的纠葛。
      将案件的发展过程,一一地讲述出来。
      冒襄感觉畅快不已。
      “那温贼也有今日,算是

第206章 复社公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