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眼看着仁宗要下结论了,也是顾不上什么规矩不规矩了,直接开口拦住了仁宗。
“陛下!”
眼看着旁边的御史眼睛一瞪,准备弹劾自己了,他连忙说道:“陛下,折克行都已经准备走了,结果那周涛两个人还在那谩骂!”
“那周涛说折克行一个边贼哪儿来的钱买金饰,莫不是偷的抢得,然后还说要叫人把折克行抓起来。折克行说了自己是折家人……结果……”
“那周涛居然说……”
宋方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然后看向了旁边那一群文官,那眼中已经满是愤怒。
“说什么?”
仁宗拧着眉头问道。他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事儿,好像要闹大啊。但是……作为皇帝,他又不能不让宋方把事情说明白。
宋方说道:“那周涛骂折家人……是野种!”
这话说完,所有的争议都消失了。
折继祖不知道这个事儿,现在听宋方这么一说,他再一次得伏在了地上,然后把头上的帽冠摘了下来:“陛下,臣请辞……望陛下恩准,臣一家解甲归田……”
折继祖是真的气了。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折家人说起来,祖上是什么血统,确实有点说不清,可是……说起来,经过五代十六国之后,汉人的血统又有多少纯正的呢?
再说了,大宋建朝一来,折家人什么时候把自己当成外人了?他们世世代代为宋朝守边,早就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汉人了,可是你现在,用这种话来骂人……
那就真的过分了!
韩稚圭在旁边也是哑口无言。然后看向了旁边的周博,真的是无语了。
这种话,私底下的时候骂两句,过过嘴瘾也就算了,你现在堂而皇之的在别人面前说,还是指着鼻子说……你不找揍吗?
“折爱卿快起来!”
仁宗拧着眉头说道:“那周涛出言不逊,太过放肆了!”
这话从皇帝的口中说出来,就注定了,那周涛的余生,已经不用考虑进官场的事儿了。
即便是仁宗死了,这小子展露出了不凡的天分了,后边的皇帝都不会用他!这就是祖宗得话啊。
这件事情,说起来确实是那周涛理亏了。所以为了表示对折家的安抚,这种态度是必须要表的。
不过,怎么处理折克行呢?
韩稚圭想了想,说道:“陛下,那折克行毕竟出手太过狠辣了。想来也是平日里嚣张跋扈的一个人。这事儿不能不罚!”
“再说了,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宋方说的那样,还要仔细得查一查才行。”
宋方接着说道:“事情的经过,我这里已经有了供状,上边有那掌柜的签字画押!”
说完,宋方把供状呈了上去。梁惠保接了过去,然后抖开看了看。
这个年轻人……怎么做事如此滴水不漏?
所有的人,此时看向宋方的眼神,都充满了赞赏了。
假如说,不是这小子现在的立场有点歪的话,恐怕不少人都会当场抚掌赞叹了。
不过……
这小子想干嘛呢?光复北疆啊!
这样的立场,真的是在大宋朝,没有太多让你发挥的空间啊……
你终究还是会碰一个头破血流,跟你那父亲宋成一样啊……
赵仲针一直站在旁边,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他能感受到,这殿前气氛的剑拔弩张,有很多他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他忽然之间发现,自己和宋方之间的差距,真的是太远了。宋方能够和对方侃侃而谈,能够和对方你来我往,而自己呢?
连当一个观众,都不合格……
此时供状呈上去之后,已经没有人再去质疑宋方的话了。
在皇帝面前,任何人都不敢作假的,除非不想活了。
“陛下……周博周涛父子……”
韩稚圭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现在已经不想再帮那周家父子说好话了。
“养不教,父之过!”
这是韩稚圭给出的评价。
韩稚圭的这个表态,也意味着,那周博以后也不用考虑晋升得事儿了。
朝中大佬都说你这家伙太扯淡了,谁敢说你行啊?没有了上边的人罩着,以后你周博,只能慢慢得被排挤出圈子。
折继祖冲着韩稚圭点了点头,表示了一番谢意。
不过韩稚圭只是冷冷得看了看对方,记着说道:“不过,这折克行毕竟还是打了人,这是事实,不管怎么说,也要严加惩戒!”
“韩大人!”
折继祖倒是一脸的愕然。这事儿弄得,说来说去,你还是不愿意放过折家啊。
只要今天这折克行被惩戒了,那就说明,这件事中,他确实是错了。只要错了,
第114章 睁眼看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