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宋方之后,包拯递给了宋方一个放心的眼神,示意宋方不用慌。
自己比宋方先到,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不过看着陛下的表情,似乎不是太差。想来不是什么不好的消息吧。
等看着人差不多都到齐了,仁宗才开口说道:“府州那边传来了急报……折将军说,那西夏人已经被打退,捷报!”
富弼一听,顿时一脸喜色:“陛下,这是好事儿啊。”
韩稚圭倒是拧着眉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了:“陛下,那西夏人从来都是不见好处不收兵的,否则的话,这回去就要饿肚……就要难过一段日子了。”
提到饿肚子,韩稚圭是满腹怨言啊。
“想来这是那西夏人示敌以弱,要告诉折继祖,万万不能情敌啊。否则得话……会出大事的!”
韩稚圭倒是站在了所谓名将得立场上说出这些话,旁边的一众大臣,也都纷纷点头。
“是啊,陛下,这事儿,万万不可马虎。”
“要是折继祖真的出了什么事儿,那府州就危殆了。陛下,要不……还是换个人去守府州吧?”
仁宗看着这些人,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折卿已经在捷报中说了,那西夏人望风而逃,一路犹如……丧家之犬。”
“这……不该吧?”
西夏人什么时候被追的这么狼狈过了?
“那府州又没有骑军,西夏人需要如此狼狈而逃吗?”
就是,你又追不上我,我需要跑吗?
很多人都开始想象,这其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然后一个个的,俨然已经化身战场名将,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看着眼前这些人纸上谈兵的样子,仁宗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折卿说了,城中新弩发威,射程和发射的密集程度,都出乎西夏人的意料……”
“所以西夏人认为,这府州有大军进驻!”
这样,就解释的通了。
说起来,还是这新弩发威了啊。
新弩的上弦速度,比以前的弩上弦速度快,而且射程和精准度都比以前的老弩要强得多得多。
这一连串的打击下来,那些西夏人还想着,是因为城中得弩手多出来好多倍一样。
因此他们就认为,城里有大军驻扎了。
既然有了大军,他们当然也就不敢硬碰硬了。
所有的大臣,脸红了起来。
然后看着宋方,大家又点了点头。这也是算是对宋方的肯定和赞许了吧。
嗯……这一次,又是你的功劳啊。
至于说那韩稚圭,此时已经双眼无神了。
辟谷已经开始了,现在不过一天,韩稚圭就感觉自己饿的受不了了。这再来回折腾的话……
他在考虑,要不要请假……
仁宗看着宋方,笑着说道:“宋方不错,这次,你功劳不小。”
宋方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没有没有,臣只是做了一点点,当不起陛下如此盛赞啊。”
我知道我的功劳不小,不过……
私下里说就好了,这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夸人家,人家还是会不好意思的啊。
哎,这不谦虚吧,别人会说你狂傲,这谦虚吧,宋方觉得,有违自己的本意啊……
不过宋方到底还是摆出了一脸纯良的模样啊。
所有人都被宋方的模样给骗到了。
这个年轻人,不错不错!
仁宗也觉得,这宋方表现的不错,可以加担子了。
想了想,仁宗说道:“放在以前的话,那西夏人只要进犯,朝廷肯定是要调派援军前去支援的。那耗费的钱粮,就不计其数了。”
“而且这一打,又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了,这源源不断的消耗……肯定不少。所以说啊,这可是军功,得赏!”
仁宗说的不错。只要打仗,就没有说能不花钱得。大宋对西夏人最讨厌的,就是这一点。
那种感觉,就跟遇到了一条疯狗一样,只要那疯狗过来咬你一口,那就得去打狂犬疫苗,你不打试试?
尽管现在辽国人和大宋维持了表面上的和平,可是……他们一直虎视眈眈得看着这边呢。
如果这战争拖得时间久了,难保那些辽国人不会蠢蠢欲动。
所以说,这一次能够快捷的把战火给熄灭,宋方发明的那天佑弩,真的是立功不小啊。
不仅仅消弭了一场无形中的战争,最起码眼前的,实打实的给大宋节约了好大得一笔钱粮啊。
这个捷报要是传出去的话,肯定举国欢庆啊。
宋方一脸的淡定,不过心里早就已经按捺不住了。
快点啊,说点实际得啊,别光夸我啊……
仁宗想了想,然后说道:“那刘弼说……你见多识广,学问……咳咳……精深……”
宋方想骂娘。
你说我学问精深,中间加个咳嗽是什么意思啊?怎么着?这话很违心吗?
要是违心,您可以不说
第309章 竞争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