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宗室是变数呢?
还是因为现在这僵持的局面,还有老赵家以往的传统,让宗室的人有些蠢蠢欲动了。
仁宗不表态,大家就开始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了。
你为啥不表态啊?是不是对这两家人都不满意啊?
要是不满意的话,你是不是准备从其他的家里挑人呢?
就算是没有好的二代人物……但是这兄弟之中,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啊。
想想当年,太宗皇帝是怎么上位得就知道了。
太宗皇帝和太祖皇帝,可不是子承父位,而是兄终弟及!
赵匡义到底是怎么送赵匡胤手里诓来的皇位,这事儿谁也不好说。
烛影斧声这事儿,在大宋一直就是一件禁忌,没有人敢摆在明面上去提的。
不过总而言之,这大宋确确实实从太宗皇帝开始,就有了一个先例,那就是兄弟也能继承皇位的。
这就好像一个游戏BUG,虽然后来被慢慢修复了。但是……
谁知道某一天,不会再出现第二次漏洞呢?
现在仁宗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就让大家看到了机会。
当年赵匡胤不就是因为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明,老子这天下以后要给儿子,当年承诺给兄弟得话不作数的态度,才让赵老二给钻了空子吗?
也就是说,保不齐有一天,这个仁宗也突然嗝屁了,然后一个宗室的兄弟冒出来说……
当年我跟仁宗是穿一条裤子长大得,我们兄弟俩的感情极深……
然后仁宗还亲口答应我,说将来他死了,要效仿太祖皇帝,把皇位传给我……
说来说去,都是利益动人心啊。不对,是皇位动人心。
赵仲针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是啊,现在这情况,也是乱的很。我爹就是担心这些,所以一直也不敢太过积极。”
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个道理都懂啊。
大家都瞅着那一个位置呢,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机会呢?
谁都不好说,但是总归一个前提,那就是先把最有机会的人给弄下来。
不然的话,等你上位了,别人就彻底的凉凉了。
听了赵仲针的话之后,王元泽倒是一脸的不屑,然后说道:“有什么好担心的,真要是早点把名分定下来了,谁还敢多嘴?”
“谁多嘴,谁就是乱臣贼子!”
宋方听王元泽这么一说,心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小王同学,虽然你很天才,不过……你还是太过稚嫩啊。
这种话怎么能随便说呢?
你现在这话说出来,就等于说,直接站队了啊!
当然了,大家这么熟的关系,其实你表态不表态,大家都自动默认了你的立场了。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你王元泽背后站的,可是老王同志啊。
王安石现在的位置可不简单。那是攥着钱袋子的。这人说话的分量,虽然还比不上宰辅,但是在某些场合之下,绝对可以影响很多人的立场得。
王元泽为啥敢这么说?说到底,还是因为骨子里骄傲啊。
你们整天勾心斗角的算计来算计去,有必要吗?咱就是要把事情摆在明面上!啥叫王道啊?
占据了大义之后,什么阴谋诡计魑魅魍魉,直接推平你……
宋方知道,王元泽这个性子,在这种官场上,是要吃亏得。当然了,如果一个国家想要良性发展的话,这样的人又必不可少。
否则的话,举国皆是一群宵小之辈,谁来去干正事儿啊?
两个人又在那聊了几句,宋方倒是没有点评插嘴。
过没一会儿,外边传来了任管家得唤声:“公子,陛下差人叫你进宫了。”
宋方站起身,然后说道:“估计是添香楼的事儿了。行了,我得先走了。”
“天香楼?”赵仲针楞了一下:“天香楼咋了?那些人又来找你要食谱了?”
“不是那个天香楼,是另外一个添香楼,红袖添香!”
宋方解释了一句。
“我靠,青楼啊!哥,你不仗义了,也不说带我一起去见识见识……”
“滚!小孩子整天脑子里想啥?”
……
宋方到了宫里之后,才发现仁宗的脸色难看异常。
“你去青楼了吗?”
仁宗看着站在面前的宋方,拧着眉头问道。
这语气,相当不善啊。
宋方点了点头:“去了。”
这话刚说完,仁宗就恼了。
他瞪着眼睛,然后怒气冲冲得说道:“你还有脸说了?怎么?年纪轻轻的跑去逛青楼?是不是刚刚封爵,你就开始?N瑟了?”
飘了,你一定是飘了!
年轻人,就是让人不省心啊。你就不能再晚两年吗?
这个年龄去逛青楼,传出去像什么话?你还要不要名声了?
这要让别人听说了,岂不是都要说朕认人不明?对这么一个废物,还关爱有加?
&nbs
第410章 多好的一个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