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6章 琅琊王氏衰弱的原因[1/2页]

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三月羲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到这话,王弘直也忍不住了:“王爷,别说了。”
      “你以为我想这样么?”
      “但是真的没有办法啊,现在太原王氏势大,他们和他们的盟友是绝对不会愿意看到我们琅琊王氏繁荣起来了。”
      “太原王氏?”
      “你说的是那个连自己老祖宗的关系都乱搞的太原王氏么?”
      “被这样的谱系不清的家族给压制到不敢动弹,你们还真是王右军的好子孙啊!”
      面对王弘直有些歇斯底里地反问,李佑却并没有准备放过他。
      他继续数落着王弘直,数落着琅琊王氏现在的惨淡局面。
      不过李佑的话也并非是完全的胡编乱造,而是句句戳中了王弘直的痛点。
      琅琊王氏的谱系可以追溯到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到了西汉昭、宣时期,王元四世孙博士、谏议大夫王吉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成为琅琊郡临沂王氏家族的始祖。
      后来又经过了曹魏西晋的发展,在东晋永嘉南渡之后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世家。
      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琊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
      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真正的是“王与马,共天下”。
      然而随着南方势力的溃败,琅琊王家也迅速地衰落了下去。
      现在说起王氏,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太原王氏。
      但是,其实在王弘直的心中,太原王氏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太原王氏其实分为两支,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
      这两个王氏其实原本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但是为了能抱团取得更大的利益,两家后人决定连宗发展。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决定,太原王氏才能接着李唐兴盛的顺风车,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传承看得非常重,对于连宗其实也都是非常谨慎的。
      就像杜正伦,他杜家一门三秀才,也是风头无两,但是当他想要和京兆杜氏连宗的时候,仍然遭到了拒绝。
      所以,对于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的连宗,自命王氏正统的琅琊王氏是非常不屑的。
      但是现在,这个在他们眼中的乌合之众,却是骑到了他们的头上。
      在琅琊王氏拒绝了太原王氏连宗的要求之后,太原王氏更是单方面地提出了琅琊王氏出自太原王氏的荒谬理论。
      为了证实这一伪命题,他们故意引经据典,按照《国语》记载,太子晋因直谏被废,子宗敬奔晋,世居太原,人称王家,改姬姓为王姓,为太原王氏。
      又说,南齐琅琊王俭在编写《姓谱》时,置太原王氏于琅琊王氏之前,可见太原王氏的影响很早就盛于琅琊王氏。
      对于这样的事情,琅琊王氏自然不能忍受。
      所以现在,当李佑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王弘直彻底的愤怒了。
      “燕王,还请你尊重琅琊王氏的先祖。”
      “我王弘直虽然能力有限,但也愿意为琅琊王家尽一份力!”
      “燕王,你有什么计划就说吧!”
      

第416章 琅琊王氏衰弱的原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