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1章 除了他没有别人,不在朝廷,却更为重要[1/2页]

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三月羲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到这话,高士廉原本想用再骂李佑的话却是说不出来了。
      现在的高士廉乃是从三品的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但这却并不是一开始李世民的意图。
      最开始的时候,高士廉可是有着实权的正三品大员,门下省的宰相侍中。
      而之所以他的身份前后会发生如此的变化,都是因为一份密报在门下省被耽误的原因。
      原本高士廉一直以为这份密报会被扣在门下省就是因为他当时正在忙于编撰《贞观氏族志》而忽略了,但是现在从李佑的口中,他却是察觉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意味。
      “燕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件事,高士廉同样是耿耿于怀。
      相比于这一次,因为自己疏忽大意而降职的事情,才是他觉得人生的一大污点。
      见到高士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李佑以为自己真的说对了,又解释道:“高大人,这件事你仔细想想便不难想到其中的门道。”
      “门下省在您的管理下,向来井井有条,但为何会有一封关键的密报被人遗漏呢。”
      “即便是你因为太忙了,而有所遗漏,但门下省的其他人呢?”
      “门下省在您之下还有两个黄门侍郎、四个散骑常侍,和谏议大夫、给事中十几个人,怎么可能这些人都会遗漏呢?”
      “所以,这番遗漏定然就是人为的。”
      听到这话,高士廉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事发当时,高士廉一直忙于《贞观氏族志》的编撰之中,也没有去细想其中的问题。
      现在被李佑这一提醒,他立刻便发现了其中的疑点。
      很快,高士廉便有了结论。
      “王?老儿,你害得我好苦啊!”
      在高士廉寻思一番之后,他很快锁定了这个意图坑害他的人便是如今的侍中王?。
      那段时间,高士廉忙着编撰《贞观氏族志》,门下省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给了两个黄门侍郎。
      如果有人真的在这道密报上做手脚还想瞒过其他的人,那也只有这两个人了。
      当时的黄门侍郎便是如今的侍中王?和御史大夫魏征。
      对于魏征的人品,高士廉从来都没有一点怀疑,所以剩下的王?定然就是那个嫌疑最大的人。
      此刻的高士廉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他已经认定了就是王?。
      李佑连忙安慰道:“高大人,其实这件事单看密报很容易发现问题。”
      “如果是其他人的密报,如果没有消息,上报之人自然会极为着急,断然不会等几个月之久!”
      听到这里,高士廉突然激动起来,当即就准备离开王府,去找李世民讨个说法。
      然而,高士廉正准备走,却被李佑给拉住了。
      “高大人,你想去哪啊?”
      高士廉准备拉开李佑,却发现这个孩子的双手就像铁钳一般抓得紧紧的,他根本挣脱不开。
      无奈之下,高士廉说道:“燕王你放开我,我要去皇上那边要个说法。”
      李佑微微一笑道:“高大人,这事情已经发生了,你再去找陛下又怎么说呢?”
      “你有什么证据啊!”
      高士廉开口道:“我去看看那封密报,不久……”
      高士廉说到一半便说不下去了。
      既然是叫密报,

第431章 除了他没有别人,不在朝廷,却更为重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