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章 邹衍之五月飞霜[1/2页]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然了,任何朝代,任何一个学说只有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能够为他们所用,或者说有利于他们的统治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而邹衍正是凭借着自己的一套阴阳主运学说,恰到好处得挠到了当时的诸侯们的痒处。邹衍是济南人,而济南是齐国人的地盘,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齐国在五霸和七雄中都是老大,如果邹衍想推销他的理论,理所当然会选齐国了。邹衍在齐宣王和齐闵王两位老大在位期间,享受的是超五星级VIP待遇。宣王父子两人简直把他奉若神明了,如果二位完全是被邹衍的才华所折服的有点不准确,实际上这二位看重的是邹衍的这套理论能够让自己名正言顺地称帝。
      关于这两任齐王想称帝的事是真实存在的,其实也好理解,自己强大嘛,把其它小诸侯国吞并了是一件多么诱人的想法啊,但本书就不讨论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查查史料。
      邹衍的学说在当时的粉丝的确是有很多的,上至诸侯,下至百姓,总之到哪都很吃香。你想啊,老百姓给孩子起名字有了理论基础,不再随便叫二蛋、三毛之类的了,而诸侯们则想着用它指导国计民生。所以,早点的邹衍活得不错,地位也不错,在齐国是被赐为上大夫的,后来他到燕国也是当了燕昭王的老师,总之比孔圣人周游列国时得到地待遇是强多了。
      人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历史上,齐闵王想统一全国称帝的行动最终失败后,变得越来越暴躁,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手下人才流失,内政一塌糊涂,百姓生活也一下退到解放前。此时的邹衍当然也没有受到特殊优待,总算还没有沦落到和其它人那样远走他国的地步。此后,就发生了魏国联合秦、赵、燕一起伐齐的战争,闵王也死在这次战争中。在这种国破家亡的情况下,加上燕昭王摆开了一副招贤纳士的排场,不得已的情况下,邹衍离开了齐国投效到燕昭王的麾下。
      在燕国,邹衍受到了超过在齐国时的重视和尊敬,于是,他又接着研究起了农业生产,没事再和燕昭王谈谈心。但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为他晚年的悲惨境遇埋下了隐患。
      公元前2

第四章 邹衍之五月飞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