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大纲里没有打算写这一章的,但开始写魏伯阳时就产生了这个想法,哪怕只选几句,和大家分享分享。现在想想,最关键的原因应该是自己对《参同契》是极喜欢的,也花了很大精力去研究了一翻,此外,增加这一章对整体结构又没什么影响,所以就有了这一章。
其实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这点儿水平着实不敢谈什么注释、讲解,和历代名家相比,更谈不上有什么新的理解,只是说说自己这几年的学习心得。即便是这点皮毛,也完全是从历代名家的注解中学到的,也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了,嗯,这么说好象还是有点自夸了,反正就是这个意思了。
和懂易学的道友交流这方面的内容会容易一些,但多数人可能没有易学的基础,更没有道教的金丹啊,内丹啊,外丹之类的理论及性命双修等等诸多道教方面的知识及背景,看《参同契》的原文差不多就是看天书,看注本差不多就是看天书2.0。实际上,除了需要上述那些背景知识以外,还要懂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天文、历律、节气诸如此类吧,当然古文阅读基本功也是必需的。古人自有高人的矜持,古文又天然精炼,所以,把这些艰深地、专业的、晦涩的、玄奥的、优美的……(此处省略百字)摘几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尽量让没有基础的小白也能明白个七七八八,对《参同契》有个更具体的认识。
《参同契》全文共六千多字,总体上分了上中下三篇,章节划分版本较多,但三十五章版本较普遍,总之版本对整体结构没有影响。三篇分别从御政、养性和伏食三个方面,讲了天道法则及修炼成神等诸多内容。
第一章是“乾坤门户”,稍有易学知识、国学基础的人应该基本能看懂。第一句是“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开篇,开宗明义,整个易学体系的门户就在于乾坤,里面万变均有规律,天地阴阳,世间万物都是在一个框架中运行的。比如我们每个家庭、每个公司、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有一个门,只要进了这个门,那么就有一套规矩来维系它,大家都遵守,包括人在内,门里的一切才能存在下去。而这一章就是从易学引出道家的修炼,追求神仙道法,那么这个门里的科条就要遵守。这也是第一篇御政的中心,修炼之前,先学规矩,然后才知道怎么修炼,才谈得上选择什么方法去修炼是最好的。
懂了门内的规矩之后,就要知道一些修炼的基础,比如“坎离二用章第二”中这一句“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纲纪”。第二章开始就涉及到道家的一些修炼基础理论了,天地日月归位,生命、法则运行其中,乾坤就是天地,是体,而坎离二卦代表阴阳,也代表日月,这就是二用,体是静的、固定的,而用是变化的,是动的,所以没有固定的爻位。这里完全是易学的知识,动静、阴阳、体用等等,这方面集大成者是后面也要讲到的宋代的邵雍,在他的《梅花易数》里把这些知识运用妙至毫巅,暂且按下不表。
也就是说,用是不固定的,是变化的,所以人修炼的周流的后天之?啪褪且恢忠跹舻谋浠??挥谐L?模?馐鞘紫纫?鲜兜降摹H绻?阋?胄蘖叮?敲粗辽僖?却锏揭恢钟那甭倌涞淖刺??馐且恢质裁醋刺?兀堪炎约旱耐庠诘囊磺械母泄邸⒕?瘛⑺嘉?鹊热?渴栈乩矗?料氯ィ??惶?⒛坎皇印⑼?羯硖濉⑼?糇晕遥?勘晔谴锏揭恢志?跃玻?簿褪且跫?木辰纾?饩褪切薜赖母?荆?彩窍纫?锏降模?裨蚓吞覆簧闲蘖丁S那甭倌淇梢运凳切蘖兜墓丶??鸺矣行薰垡舴?诺模?诘兰依纯淳褪鞘帐臃堤??垡舴?攀谴佣???杂Φ木褪强藏孕奁鸬模?籽Ю锒?ㄉ觯??藕#?偻ü?尉?ǜ危?漳磕谑樱?斩?樯觯?暇????趴梢源锏揭跫?木辰纭K未?院螅?兰矣肿叱隽诵悦??薜穆罚?簿啃蕹晌薹焖??嗟庇诜鹦薜奈蘼┕???盼???游?裕?簿褪浅L?降木?派袢?Α:竺婊够嵯晗附驳叫悦??薜哪谌
第十九章 《参同契》赏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