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九章 刘沅:儒宗道用 归宗孔孟 3[1/2页]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沅在四川传道40年,育人数千,名人出了很多,比较有名气的有刘松文、刘?f文、刘芬、钟瑞廷、刘恒典、郑寿全等。
      槐轩学派传承200多年来,开始主要是刘沅的后代主持,这里选几个简单讲一下。
      四子刘桂文(云坳)曾任监察御史,当御史必须清正才行,大学士徐桐非常欣赏他,经常加以提点。刘桂文在首都官场里是四川籍官员的老大,后在广西梧州任职时猝死在任上。
      六子刘?f文是刘门的第三任门主,是把刘门从理论发展到实践层面的人才,在门内传授气功、大搞斋醮,特别是把慈善事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再说他的四个孙子,刘咸烽、刘咸?浴⒘跸誊?⒘跸?a都被称为槐轩大师,合称刘氏四才子。
      刘咸荥(18611945)是刘桂文的长子,清末执教于尊经书院,曾任四川谘议局议员,四川省参访员,辛亥后在成都大学、华西大学任教,是海内闻名的大贤。
      刘咸?a也是刘桂文的儿子,不过是跟随叔叔刘?f文学习的,是刘门第四任门主,创办了“明善书塾”和“尚友书塾”,是把槐轩的发扬光大的人。在刘咸?a掌教时,刘门的学生是最多的,规模是最大的。清末废科举以后,他在很多名校任教授,如成都陆军事成学堂、成都县立中学堂等。
      刘咸?裕?8981932)是刘?f文的儿子,是位小神童,大才子,开始时当刘咸?a的助手,曾任四川大学、成都大学教授,道教居士,国学界声望相当高,是《四川省志》中的人物。刘咸?缘闹?饕卜浅6啵?丫?墒榈木陀卸?俣嗖浚?纭抖晾纤郊恰贰ⅰ蹲?邮椭汀罚?砺酃鄣阆嗟庇猩疃取
      值得重点一提的是,刘咸?孕垂?徊靠俺凭拗?摹妒袼小罚?驳檬撬拇ü沤癖淝ǖ拇笫疲?谌莘岣唬?壑导?摺
      齐咸?曰剐垂?徊俊锻剖?椤罚?馐且徊渴?偻蜃值恼苎Ц僦迹?槊?∽浴端滴摹罚?孔纸馐汀巴剖?弦弧保?褪且?剖?弦灰郧笸蚴峦蛭锏墓媛桑?弦煌剖?怨媛捎?蚴峦蛭铩U獠渴椴坏?谌莼趾昃?睿??兑嗉??环玻??栽诤D谕庥泻艽笥跋臁3乱?簟⒘菏?榈妊Ы绱蠹叶粤跸?苑浅>粗兀?上В?苍谟谓C殴厥辈恍胰静。?932年8月9日在成都逝世,年仅36岁。
      刘沅的弟子中,成就比较高的是颜楷(18771927),翰林学士,是原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易心莹的师傅。
      其他门人弟子就不再一一罗列了。
      发展到民国以后,学术界称刘门湮灭不彰,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其中的原因,学术界有人说是这样的:实学风潮的席卷与蜀学剧变,是直接导致刘门与槐轩学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当然这又是一个大的话题,也不适合放在这部书里面讲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冯玉祥将军的儿子曾经向山东泰安政府赠送了父亲生前经常读的六套古籍,分别是《槐轩约言》、《槐轩杂著》、《诗经恒解》、《周官恒解》、《礼记恒解》和《春秋恒解》,这件事还上过《人民日报》。这六套书都是刘沅所著,是《槐轩全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刘沅一生著述等身,写了二百多卷书,基本上都被刘芬他们收集进了《槐轩全书》,主要包括:《孝经直解》、《子问》、《又问》、《十三经恒解》、《蒙训》、《周易象意释要》、《大学古本贡言》等。另外,还有地理方志、风俗史志类的,如《四川说》、《四川考》、《江沱离堆考》、《内江外江考》、《大朗堰记》、《双流圣灯山记》、《云碾记》、《筒车记》等。
      现在,刘沅的一些著述还被列入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计划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的学术价值。
      《槐轩全书》里面还有医道方面的内容,如《医理大概约说》、《保身立命要言》,《经验良方》、《活幼心法大全》等,他的这些医书不是研究中医的道友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说起他的徒弟来,可能有很多道友听说过了,就是著名的伤寒学家,火神派祖师郑寿全(字钦安,18241911)。
      说到郑寿全和火神派,这里多讲几句。刘沅的医学理论是建立在道家的阴阳、五行上的、先后天框架下的,对于阴阳尤为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相当深入。刘沅的医道理论是个比较完善、丰富的体系,他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融合进了医学中,特别是内丹方面的东西用得非常多,形成了具有道家思想的,既要归宗孔孟,还要存心体仁的流派。
      郑寿全16岁时就跟着刘沅学习医术,经常说,师傅当年教导他必须重视阳气,一个人健康与否全靠这股阳气,阳气不足,人就不会健康,所以他这一派就是强调扶阳,后人就称为扶阳派。郑寿全后来写过一部医书,叫《医理真传》,令扶阳派在江湖上名声大振,因为阳就是火,所以又称为火神派,而且至今还有传承。
      在刘沅之前,江湖上已经存在一个温补派民,后人经常会把它

第七十九章 刘沅:儒宗道用 归宗孔孟 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