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二十五章 日落西山[1/2页]

逍遥小地主 堵上西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问筠她们……走了吗?”
      宣帝看着夕阳,脸上多了几分沧桑。
      “按照时日,恐怕都到达瑶县了。”
      “哦,也不知道乘船而下需要多少时日?”
      “大致半月……臣妾想瑶县的码头和船坞应当利用起来,此后与武朝的商贸,可以走水路,这样更快捷一些。”
      宣帝思忖半晌,“这事,等问道去做吧。”
      尚皇后深深的看了一眼宣帝,心想,他似乎真的丧失了斗志。
      接二连三的打击,也确实令他的自信全消。
      原本好端端就能够轻易得到的荒国就这样没了。
      原本拥有的国土,还分割出去了两处,虽然面积不大,但意义重大。
      原本一路看涨的股票,而今却跌到了发行的价格,虽然没有出现夷国那样的崩盘情况,但从细雨楼得来的消息,是那些商人们卖出股票,去了武朝。
      他们是虞朝的子民,却去了异国他乡!
      究其缘由,居然是如此的简单——跟着定安伯走,就能发财!
      这个说法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他宣帝在这些商人们心中的地位,是远远不及傅小官的!
      他们信任的是傅小官,哪怕他是武朝的人,哪怕他是武朝的皇帝,这就令宣帝很悲伤了。
      从沃丰道传来的消息同样如此。
      那些已经建成的作坊倒是在正常的生产,可那些商人们居然偷偷摸摸的派了人去了武朝!
      这是几个意思?
      若是傅小官登基为帝,大开商业之门,岂不是这些商人全跑了?
      其实宣帝是想多了,商人是狡猾的,他们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是傅小官当真开了商业之门,他们就又多了一个篮子而已。
      “生于临江,起于未央……想宣历八年中秋,董书兰带来了他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好词啊!朕当初一见,就惊为天人,心想他武长风好命,徐云清给他生了一个好儿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儿问筠,就将去千里之外了,又快到中秋了,若是过了中秋再走,多好……!”
      尚皇后沉默无言,当初她极力劝阻,然宣帝依然执意而行。
      这能怪谁呢?
      能说傅小官无情无义吗?
      能说自己的丈夫冷血残酷吗?
      都不能。
      站在宣帝的位置,他没有做错什么。
      但站在傅小官的角度,宣帝这就是错了。
      既然错了,就要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有点大,它并没有完全的显现出来。
      未来的虞朝,将如何去面对一个更加强大的武朝?
      宣帝之消沉,或许就来自于此。
      ……
      ……
第八百二十五章 日落西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