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时间刚好,李老太刚把店铺闸板关上,带她俩去小吃部。
别看刘静瑶只是个孩子,但李家、于家、柳家,根本没把她当孩子,完完全全就是贵客,热情招待。
牛肉、羊肉、哈拉皮,小筋、烤虾、大鸡翅……
一把一把吃的上桌,看的人口水直流。柳老太不停说着在春城,刘静瑶一家对他们的帮助。尤其是刘静瑶,每天跟着一起刷漆、收拾屋子,十分辛苦。
于春梅心细,见孩子喜欢吃酱料,把刚上桌的心管撸几串到她碗里,说:
“静瑶吃这个,刚烤出来脆,蘸酱料吃。”
“谢谢于姨,这个酱料春城没有,挺好吃的。”刘静瑶笑眯眯说完,吃上一口,不住点头。
撒干料的心管,她吃过。蘸酱料是头一回,酸酸甜甜有些辣,挺好吃的。还有板筋,蘸酱料也好吃。
吃着烧烤,喝着冰镇格瓦斯,真是一种享受。
纪彤是第一次见到刘静瑶,难免生疏。姚?、王鑫跟她混了一个月,早就熟了。热络邀请她去家里,说家里已经在准备。到时候李婷、萧泽、纪彤一起过去。说到底就是几个人未来几日都要“混”在一起,玩玩闹闹,学习进步。
刘静瑶计划在这边呆七天,如今看来得多加几天。好在母亲报的补习班中旬才开始,半个月突击,时间刚刚好。
吃了二十分钟,串摊开始上人,很快桌子坐满,檀香也趁机点上。有了味道,蚊子就不往前凑。分四个方向,每个地方放个小瓶子,燃上一根线香。最劣质的那种,但也最好用。
李婷看着串摊生意的火爆,心里十分高兴。又问了下专卖店的生意,虽然客流量不如以前,但店里衣服卖一件就赚一件,可比以前划算多了。而且轻松,于春梅每天还能有空去市场买菜,做做饭啥的。
等电视上广告效应上来,相信店里的生意会更好。人已经招了,两个。工资没有提成,每月200,100全勤。300块的工资在北方,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不用出力,很好的活计。
吃过饭,他们就撤了,把桌子腾给等位的人。
姚?、王鑫、还有纪彤,带着刘静瑶周边走走、转转。柳老太跟孙子溜达回家,权当消食。李婷跟萧泽则是去店里看账。
专卖店开了近一个月,活动半袖卖了很多。一件半袖虽然49,但胜在牌子。
“开店以后才知道,原来矿上不少人都知道‘永恒,尤其是矿医院那帮大夫。还有广播台的小姑娘,买裙子一买好几件,眼睛都不眨。还有你牛叔他们单位新来的几个小姑娘也是,我的天,我看着都心疼……”
于春梅轻声说着店里卖衣服的情况。一条裙子,最便宜的128,一买好几件,那是什么概念。而且进货价就65,赚多少可想而知。说到底这三万块摇身一变,翻一倍都得多。
李婷看下库存账簿,拿出阳黄历翻看一番后,说:
 
第165章 出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