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93章 朕的好丈人[1/2页]

讨逆 迪巴拉爵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邓州赵氏没了。
      两百北疆军在邓州横行无阻,破门而入。
      赵黎正等着鲁县的好消息,和家中的几个兄弟商议。
      “一旦掌控了北疆,本家要用也是先用咱们,毕竟,自己人用着才放心不是。”赵黎笑着说道。
      在这个时代,宗族的力量之强大,连帝王都得退避三舍。
      嘭!
      大门那边传来了巨响,赵黎霍然起身,目光闪烁的令人想到了菜场的小偷,“去看看!”
      “是!”
      门外仆役刚想去,就听马蹄声在快速接近。
      “谁敢纵马?”
      有人厉喝。
      “有贼人!”
      厉喝变成了尖叫。
      “书房何在?”
      有老人的声音传来。
      “就在那!”
      赵黎闻声变色,“走!”
      几个兄弟你争我抢的往门外冲,刚冲出去,一杆长枪顶在了前方。
      屠裳看着这几人,问道:“可都在?”
      后面小跑着过来的一个小吏仔细看看……
      这个小吏赵黎认得,是州廨的包打听。
      小吏指着赵黎。“他便是赵黎!”
      赵黎心中一冷,“这是何意?”
      小吏往日见到他总是谄笑,今日却格外的威严,令赵黎想到了自家豪奴对待农户的姿态。
      “赵黎,你家谋反之事发了!”
      “拿下!”
      数百号人被拿下,往来书信被找到,另外,查获了许多兵器,旗帜等物。
      邓州上下为之一震。
      杨玄拿到书信,笑道:“还不少,弄个展会,把这些书信公开展示。百闻不如一见嘛!”
      赵子家族内部的通信展会很快就开始了。
      但凡识字的,都踊跃报名。
      曹博也来了。
      他和赵赟通过书信,所以一见到那个熟悉的字迹,心中就为赵氏默哀一瞬。
      在书信中,赵赟和赵黎多次商议起兵之事,赵赟夺取桃县,邓州闻讯后,必然会把邓州军弄到了和北疆的交界处,赵黎正好突袭州廨……
      “好贼子!”
      曹博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一看,是北疆名士。
      曹博越看越心惊。
      没等看完,他就走了。
      刚走出去,就遇到个熟人。
      “哎!曹公,外面有人说赵氏谋反,你当时在场,可有这回事?”
      熟人一脸八卦。
      这阵子曹博没少遇到人问这个问题,都含糊以对。
      可此刻他却正色道:“赵氏丧心病狂,竟想谋逆,该诛!”
      里面,几位名士唏嘘着。
      “赵赟以为自家焚毁了往来书信就能保住名声,可却忘记了邓州赵氏。”
      “赵氏,这才算是真的完了。”
      ……
      长安对杨玄和北疆的讨伐并未缓和,反而越发的激烈了。
      “艹!”
      大清早姜星刚出门,就被一个读书人泼了一身污水。
      他沐浴出来,看到了同样狼狈的张霸。
      张霸的脑袋上还顶着几片枯黄的菜叶,身上有些鸡蛋壳和蛋液,一股子腥臭味。
      “老张,伱……”姜星看着就乐了。
      “娘的,有人堵住了咱们的大门。”张霸说道:“据说关中沸腾了。”
      “什么意思?”姜星问道。
      “关中那些读书人自发组织,说是要来长安叩阙,请皇帝出兵讨伐北疆。”
      关中读书人的反应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们已经到达了长安,数百人的队伍颇为浩荡。
      就在这个清晨,他们准备去叩阙。
      消息被镜台送进了宫中。
      “叩阙?”
      皇帝突然想到了晏城。
      那个倔老头,镜台那边只是撺掇了一下,就悍不畏死的弹劾世家门阀,两次遇险也不肯退却。
      那一次弹劾,为皇帝争取到了压制杨松成的机会,在后续达成的交易中,他获利颇丰。
      “那些读书人说,要叩阙请陛下出兵北疆。”
      赵三福心中为杨玄捏了一把汗,“他们还说,不只是关中,天下读书人都在声讨杨逆。”
      大势已成。
      但皇帝却说道:“召集群臣议事。”
      后面他又加了一句,“朕身体不适。”
      皇帝身体不适,于是重臣们自行商议此事。
      “老夫以为,这不是坏事!”杨松成说道。
      “是啊!这是那些读书人自发的。”
      “不过叩阙太难堪,是不是咱们去见见他们?”郑琦说道:“疏导一番嘛!”
      重臣接见那些叩阙的读书人,好言抚慰,这是一家欢啊!
      这也是公开对杨逆的声讨,营造气氛。
      妙啊!
      杨松成说道:“也好!”
      皇城外,数百读书人已经聚拢了。
      不少长安的文人也闻讯而至,见状羞愧不已。
      “关中的文人都来了,咱们却后知后觉,丢人!”
      于是长安的文人也加入了进来,队伍越发的庞大了,
      “走,叩阙!”
      为首的几个文人大步走向皇城大门。
      军士们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
      朝中没给他们交代,拦阻?
      一个小吏飞也似跑来,低声道:“都避开。”
      军士们回头,就见杨松成等十余重臣大步走来。
      人人面色冷峻。
      仿佛到了亡国时刻。
      “国丈!”
      杨松成走出皇城,冲着那些文人拱手,朗声道:“杨逆跋扈,丧心病狂,千年赵氏一朝而灭,令天下人痛心疾首,令天下人怒不可遏。”
      赵氏,那是天下文人的根啊!
      可现在,根被除掉了,所有人都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
      接着就是寂寞空虚。
      以及愤怒。
      杨松成的话成功的挑起了众人的怒火。
      “国丈,我等恳请朝中出兵,讨伐杨逆!”一个文人拱手道。
      “此事,朝中会商议。”杨松成说道:“不过你等可放心,长安诸卫枕戈待旦,就等旨意北上。”
      这是从未有过的大好局面啊!
      大义在手,大军压境,北疆军定然将无斗志,军无战心。
      大势之下,谁敢抵御,必将被撞为齑粉。
      北疆灭,随后便是南疆,石忠唐一介异族执掌南疆大军,终究不妥。
      这些念头在杨松成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接着,他就看到后面有些骚动。
      “什么?”
      “邓州赵氏被突袭,查获许多往来书信。”
      “假的吧?杨逆空口白牙就想糊弄谁呢!”
      “

第1193章 朕的好丈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