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淼自弱冠之年纵马闯宫将还是太子的齐帝踩伤后就再也没有涉足临安城。此次回来一是为了见证盟约,二是为了自家小儿子的婚事。
陈家小儿子陈怀义刚刚束发,长得一表人才,端着的也是临安城少女最爱的那一套谦谦君子做派,可惜这样的儒雅之气在北境不受欢迎,因此陈淼才有意给他安排一门亲事留在临安城。
消息传回城中,不少氏族家里也跟着动了心思。陈家和蒙族使者才刚刚踏上临安城边界就已经开始张罗起来了。
得知消息后,最为高兴的还是亲自写信请人回来的李似德,他命府中人一日三探,恨不得早早看见陈淼身影出现在临安北门。
不过有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天下之事总不能以一言蔽之。就在李家和其他氏族开始期待陈家和蒙族使者到来时,身为天下氏族之首的季氏府中却悄然无声。
那日季淮自万仙楼回府后一直是心神不宁,无奈找不出个所以然。突然听闻此消息后不知怎的心中咯噔一下,随后长叹一声。不仅没有让人去打探消息,还不允许府中人日后与陈家有任何牵连。
同样,皇城这边也不平静。齐帝久病榻上,听闻陈淼要回临安的消息又精神了起来,面色红润地重新处理政务。司明月得知后还感叹一声此人对陈家执念太深。
临安城晴了不过数日又逢大雨。
雨夜中,司明月独自一人正在藏书阁整理书卷。
屋外是风雨鸣鸣,屋内是书页洒洒。烛火摇曳之中可见她神情专注,视线在书册上流转连连。
正值忙碌时有人敲门,她应了一声后抬头发现竟然是守夜阁人正在来为她送伞。
这人不是生人,乃是当初她还在朝雀阁时为她开门之人。
两位熟人相见皆是有些意外,司明月便多问了一句他的身世以及当日为何没有见到他。
那人回答:“老小是守阁人,因家父是前任掌事,故而自幼在阁中长大。后来家父离世,老小对此地尚有挂念,便留下来做了一名守阁人。夜晚当值白日休息,那日大人召集众人时恰逢老小沐休,故而未曾相见。”
听说他年少时就在这里了,司明月这才仔细打量起他来。此人面目和善,额头细纹,鬓边有白发,想来也是有些年岁,于是心中一动又问起了西库一事。
本以为这人也会推说不知,不料他摸了摸胡须后竟然缓缓道来:“西库上一任管事姓吴,十五年前便是由他掌握西库钥匙。后来下落不明,大理寺的人来了几次均是无功而返,如此便成了悬案。”
司明月没有想到他还真的能说出一二,当下便放下书,将人招至跟前打听更多消息。
“说起来这位吴管事倒是与大人有几分相似,自认书库管事后恪尽职守,每日必办公至深夜。后来家人担心便乞求老小为他们留一扇小门也好能够送来膳食。”说到此处,那人面上露出了几分不自然,“老小一时心软便答应了去。”
司明月听到这里想起了还在府中的沁墨,心知若是此刻她在宫中定会如此,于是笑了笑轻声说道:“此乃人之常情,只是他家人亦在宫中?”
“这老小就不知了。”
听罢司明月点了点头,谢过他送伞一事后便重新翻阅书册。
只是这一次,她却怎么都静不下心了。
先前黄由懿感恩她救命,收书之余也不忘记探听前任管事之事,无奈周围皆是新人,一问三不知。
未曾想今日倒是给她问出一二。
可是这位吴管事又并非身居要职,为何她先前竟然不知此事?
正想着,黄内侍冒雨而来。一进门就看见司明月正盯着手中书册,一双眼睛空洞无神,显然是在神游太虚。他有些不放心,于是叫唤了两声,将陷入思绪的司明月拉了回来。
看见是他,司明月便将方才之事说了一遍,末了又问他是否知道此人。
这位看上去才立年之人竟然点了点头,称自己当年在秦内侍身边当值时见过此人时常为后宫众位娘娘送书。
司明月心中惊讶又问他先前为何不说。
黄内侍称并非有意只是时间久远已经有些模糊了,若非今日司明月详细提及,他怕是也想不起来有这号人。
“那你可知他可有亲眷在宫中当值?”司明月问他。
话刚说出她便生悔意,一个宫中内侍,一个藏书阁管事,又怎么会有交集呢?
可是她再一次失算了,黄内侍不仅知道,还附赠了一个意外:“这位吴管事并没有亲眷。”
第 78 章 第 78 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