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04 章 第 204 章[1/2页]

女帝成长记 查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曾经的西北舞女,如今的王府女婢是如何与白从然有交集的?
      司明月倒是想到了几种可能,不过她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只是招来沁墨让她这些日子盯着贺兰。
      见她一副淡定从容模样,好奇很久的颜凛终于还是问出了他心中的疑问:“王妃,你怎么知道会有人来找白从然?”
      “只是猜测罢了。”
      若她是季淮,在不信任白从然的前提下自然会布置好后手,比如将人杀了灭口什么的,所以他一定会派人去接近白从然。
      当然,这些不过是她的揣测,因为不确定,所以没有告知颜凛罢了。
      司明月说完就回去看书了。
      颜凛被留在原地仔细分析了一番仍旧不解其意,恰好看见无崖子路过,就索性放弃思索,去找他喝茶。
      路平带人拖着一个个大箱子入城的景象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淮南府州城。要知道,这样的场景在淮南府已经是多年没见,尤其是箱子上还贴着厚厚的封条。
      “咱这破地方这么穷,官家打哪抄的呀?”
      州府百姓对这些东西可谓是好奇之极,而路平更是心中发痒,每天都要带着银曹去府库查看一番。
      一开始他看着这满满当当的府库,内心也十分满足和充盈,但这一来二去久了,也觉得有些乏味。
      毕竟坐拥金山银山却只能看着这种感觉,实在是折磨人。
      路平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去见一见司明月。
      “王妃,淮南府方才经历了战乱,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不知王爷那边可有什么章程?”
      他自认为自己这个问题颇有技巧,但说完后看着司明月似笑非笑的眼神后,又忽然为自己过分做作的腔调而心虚。
      不过司明月倒也没有为难他,而是直接从书案上抽出了一卷书册交到了他手上。
      路平打开,发现这竟然一册有关治理淮南府的方案,粗略扫过两眼后当下惊讶道:“好一个‘商通,地农,工就,敢问王妃此法是何人所作?”
      “实不相瞒,这是本妃回来时王爷转托的,若是大人好奇,不如等王爷回来后再问?”司明月淡笑道,“此策王爷三番叮嘱,一定要本妃亲手交给路大人。因此就算路大人不来,本妃明日也会将其送去府衙。对了,路大人,本妃听说王爷已经暂任你为代府尹,想来不日正式调任的文书也会到了,这淮南府还得你多多费心。”
      路平一张脸涨得通红,连连点头后宝贝似的抱着书册走了。
      司明月看着他离开时雀跃的表情,默默地拿出了另外一卷书册,重新提笔写了起来。
      方才交给路平的是她根据这些时日在淮南府所见所闻编纂而成的一些治理方法。
      淮南府多丘陵,山路崎岖,商队通行不便。
      原本她是打算将周边山寨驯化了再开始推进自己的计划,但是现在有了那位记室夫人的“鼎力相助”,羽十一已经在淮南府畅通无阻。
      所以她打算借助羽十一来打通商道。
      当然,羽十一再家大业大也不能带动整个州府,所以司明月希望由官府出面,整合一些商队与羽十一名下的商队一起开辟商道。
      商路一通,百姓手里也就富了,接下来该处理的就是地农。
      因为匪盗猖獗,淮南府大半土地都已经荒废。司明月先前就让人去打听过,很多荒田主人早就离开了淮南府或者不在人世。
      依照俞朝条例,这些都算是无主的土地,所以府衙有处置权。
      司明月打算开放自由买卖土地的权利给淮南府的百姓,让他们可以得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并且相应的赋税也要跟上。
      淮南府作为宁王封地,赋税调整的权利还是有的。
      而那些没有拿到土地的人,司明月打算将他们全部召集起来,然后在州府境内找寻能工巧匠,开始开山移地,尽可能修筑出顺畅的商道。
      当然这些是她的构想,如何实施就是要看路平的本事了。
      商工农士中的前三样已经有了解决方法,现在只剩下士的问题。
      司明月提笔落在书册上久久不曾落下,前三样都是附带的,只有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因为这影响到了三年后的科考,以及未来朝堂的局面该如何发展。
      俞朝轻士重商不是一天两天,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念头已经深深刻在了他们脑中。
      三年一次的科考,高中也不得志的现实让所有人都对读学失去了兴趣。
      司明月可以让官府出面修葺书院,广招学子,但这治标不治本。
      念书这件事情,用商人的话来说就是赔本买卖。
      多年寒窗苦读就为了争一个翰林院学士的位置。
      可是读学的意义真的在这里么?
      司明月以为不然,自天地混沌懵懂初开到现在,过往无数人留下了精彩文章,识人辨物皆在其中,里面甚至有很多事迹是一个普通人穷极一生都无法窥见的。读万卷书形同走万里路,在书中见识过往风土人情,见识朝代更迭兴衰,见识天地玄妙四时变化。以书为史为镜,窥轮回之意,破未知之路。
    &nbs

第 204 章 第 204 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