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早朝,
      文武百官都是噤若寒蝉,大气都是不敢喘一下,
      只因金椅上的唐皇,此时已经大步走下了台阶,
      一脸寒霜,就好似胸中的怒火已经抑制不住,即将要彭涌而出了!
      啪,
      “混账,为什么到了现在,才把消息奏报于朕,大旱之前必有征兆,你们都给朕说清楚了,为什么要等到灾民流向其他道府,已经造成混乱,朕才刚刚知道!“
      额...,
      奏疏被狠狠摔在地上,文武百官除了更加沉默,
      更是不敢抬头与唐皇对视!
      “启奏陛下,山东的灾情年年都有,本以为秋粮收获之后,灾情能够得到缓解,可没想到,今年的庄稼迟迟没有成熟,更是减产九层以上,所以灾情才如此严重!”
      而这个时候,胆敢上前直言不讳的,也只有官复原职的魏征了!
      “唉,这山东乃人口重地,当务之急是要安抚那些灾民,从其他道府尽快筹集粮草救灾,如果灾民流动到周边道府,只怕局势会越发不可收拾!”
      这个...,
      “陛下,这远水解不了近渴,只怕混乱已经在所难免了!”
      “回陛下,山东当地士族众多,家家屯粮,臣以为,若是各家都能捐出部分存余,虽说此举不能彻底扭转灾情,但是安抚流民,等待其他道府的救济,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魏相,你以为如何呀?”
      “臣失职,对世家私粮无法估计!”
      捐粮?
      那要不要还呢?
      长孙无忌身为国舅,又受封赵国公,
      当然是一心为李家尽心尽力了!
      可是魏征出自山东,昨天更是寒了一干山东士子的拳拳之心,
      这个时候去劝说他们,让他们捐粮...?
      魏征虽然刚正不阿,但也不至于如此愚笨,
      他倒不是不舍得自己的颜面,只是任何人前去说和,都比他的成功性要大,
      赵国公,太过记仇了吧!
      “好了,要说服山东士族,不就是要去找卢寿那个老顽固吗?他恨朕不死,怎么可能会好心给我帮忙,除非我亲自去求他,不然谁去只怕都没有用!”
      额...,
      这个,这个,
      唉!
      朝堂衮衮诸公,除了唉声叹气,好像也没有谁有这样大的本事,
      可以解决千万人的口粮难题!
      不是想不到办法,而是所有办法实施都需要时间,
      可他们现在最为需要的,就是时间!
      “陛下!”
      额,
      礼部侍郎,难道他有办法?
      “你就别说了,你们礼部那些祭天求雨的事情,你就替朕去办好就好了!”
      “呃,陛下,臣是想奏报,等待您召见的突厥四亲王,已经在宫外候着了,或许我们大唐可以和他们通商往来!”
      哼,
      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通商往来,怕是劫掠商旅才是真吧?
      ...
      “突厥四亲王求见!”
      “宣!”
      殿外通传太监,已经大声传唤起来,
      而在大殿之中,君臣已经整理着装,摆出了泱泱大唐的气度和姿态,
      必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旱灾,就让突厥番邦看轻了大唐。
      “白马八匹,白羊百匹,宝剑两把,琥珀杯三盏,玛瑙台一对,朝霞锦被五匹,牛奶二十坛,斧刀五把,礼单毕!”
      一副目中无人,很是羁傲不逊的样子,
      可能在四个突厥亲王看来,这已经是很给唐皇面子。
      但是满朝文武,莫不是心中暗恨,
      蛮子,果真是未开化的蛮子,
      就这样的破铜烂铁,还敢跑来朝贡!
      “陛下,礼单中皮革制成的披风温暖非常,即使是严冬冰雪也奈何不了它!”
      身上穿的衣服,头上戴着的饰物,
      都是与大唐习俗,极为不同,
      处处都透露着粗犷,以及原始落后的味道。
      “嗯,好好好,亲王有心了!”
      “还有那些兽骨,也是药材中的珍品,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阿史那亲王,你赠与朕的礼物,朕很喜欢,朕最近也物色到一个很好的和田玉,朕会立刻令工匠们加工雕刻出来,作为回礼赠送与你!”
  &

第172章 突厥四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