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玉虚宫一探究竟。他随即辞别姜子牙,驾着土遁,如飞鸟般急速离去。
杨戬此前从未到过昆仑山,如今见到这里的景致如此美妙,不由得被吸引,停下脚步,尽情欣赏起来。
杨戬一路来到麒麟崖,饱览了昆仑的壮丽景色后,却不敢擅自闯入玉虚宫内,只好站在宫外静静等候。
过了许久,终于看到白鹤童子从宫内走了出来。杨戬赶忙上前施礼,口中尊称对方为师兄弟,并询问道:“敢问师兄,老爷面前的琉璃灯是否还点着?”
白鹤童子答道:“点着呢。”
杨戬暗自思忖:“此处的灯点着,想来应该不是这里的问题。那么,还是去灵鹫山看看吧。”
主意已定,杨戬当即辞别玉虚宫,径直朝着灵鹫山的方向飞驰而去。
杨戬进入元觉洞后,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拜倒在地,口中高呼:“老师在上,弟子杨戬拜见!”
燃灯道人见状,缓缓抬头,面无表情地问道:“你来此所为何事?”
杨戬赶忙回答道:“老爷,弟子前来是因为您面前的琉璃灯熄灭了。”
燃灯道人闻言,猛地抬头,定睛一看,果然发现那盏琉璃灯已经悄然熄灭,不由得惊叫一声:“呀!这孽障竟然走了!”
杨戬随即将之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燃灯道人讲述了一遍。
燃灯道人听完,略作思考,然后对杨戬说道:“你先回去,我随后便到。”
杨戬领命,向燃灯道人辞别后,施展土遁之术,如流星般疾驰而去,径直赶回西岐。
不多时,杨戬便抵达相府,前来拜见姜子牙。他将在玉虚宫见到燃灯道人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姜子牙。
姜子牙闻听燃灯老师即将到来,心中大喜过望。正当他与杨戬交谈之际,门外忽然传来门官的禀报声:“启禀丞相,广成子道长到了。”
姜子牙赶忙起身,亲自迎出门外,将广成子接入殿前。
广成子见到姜子牙,满脸愧疚地说道:“贫道不知发生如此重大变故,实在没有料到殷郊竟然会心生反意。这都是我的过错啊!待我出去将他招来,当面问个清楚。”
说罢,广成子也不耽搁,当即出城,直奔军营而去。
到了营前,广成子高声呼喊:“传与殷郊,速速前来见我!”
探马得令,急忙飞奔入中军大帐,向殷郊禀报:“启禀千岁,营外有一道人求见,说是要与千岁答话。”
殷郊心中暗自思忖:“莫非是我师父来了?”想到此处,他连忙出营,果见广成子立于营前。
殷郊在马上欠身施礼,言道:“老师,弟子甲胄在身,不便下马叩拜,请老师恕罪。”
广成子定睛观瞧,只见殷郊身披王服,心中不禁大怒,厉喝一声:“畜生!难道你不记得山前我对你说过的话吗?你今日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
殷郊泪流满面,哭诉道:“老师啊,请您在上听弟子诉说。弟子领命下山后,又收了温良和马善,中途却遇到了申公豹。他对我说,要我保纣伐周。弟子怎敢违背师言呢?弟子深知我父残虐不仁,肆意妄为,得罪于天下,弟子绝不敢有违天命。只是我那幼弟,他又有何罪过呢?竟然将太极图用在他身上,让他不知去向!他与你有何仇怨,要遭受如此惨死?这难道是有仁心之人所为吗?这难道是以德行仁之主该说的话吗?弟子痛心疾首,老师您反而要我侍奉仇人,这到底是何居心啊!”殷郊说完,放声大哭起来。
广成子说道:“殷郊啊,你有所不知,申公豹与姜子牙有隙,他说的话是骗你的,切不可轻信啊。此事乃是你弟弟咎由自取,实乃天数。”
殷郊说道:“申公豹的话固然不可信,可我弟弟的死又说是天数,难道他是自己走进太极图中去寻此惨酷极刑的吗?老师您说得真是好笑!如今兄长尚存,弟弟却已亡故,实在是可悲可叹啊!老师,请您回去吧,待弟子杀了姜尚,报了弟弟的仇,再商议东征之事。”
广成子说道:“你可还记得你发下的誓言?”
殷郊说道:“弟子自然记得,就算因此遭受厄运,死也甘心,决不愿独自偷生!”
第247章 广成子下山 燃灯失火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