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第47章英军入侵[2/2页]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古月墨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天深夜,道光帝独自坐在养心殿,用张恪的算盘残片核计国库存银,却发现户部账册与银库实存相差百万两。算珠滚落在地,恰拼成“亡”字形状。他想起嘉庆朝的算筹核量旧制,抓起最后一架嘉庆朝算盘砸向龙柱,珠子飞溅间,“数据治世”的漆痕剥落,露出底层载龄凿改的“天恩如海”——正如军工监造册上,“合格”二字下掩盖的全是算珠伪造的假数据。
  京杭大运河通州段,漕帮水勇凿沉最后一艘载有鸦片的宗室漕船。李七爷望着随水漂走的算盘,珠子上“漕粮实运三成”的刻痕清晰可见。“张恪用算盘断烟路,咱们用算盘殉国本!”他将张恪的算盘残片系在腰间,率兄弟冲向英军炮艇,手中的“嘉庆式抬枪”却在第一枪后卡壳——枪管内膛竟有铸造时未清理的砂团。英国翻译官马儒翰捡起漂来的算盘,对义律说:“清国的算盘能算出钱粮,却算不出世道人心。”远处传来清军炮台的爆炸声,不是炮弹击中敌舰,而是劣质火药引发的自爆,算珠上“宗室通夷”的血字在火光中忽明忽暗。
  由于嘉庆朝设立的军工算学房在道光五年被裁撤,所有武器参数改由宗室“按典章监制”,算珠从质量核计工具变为账面粉饰道具,如用“《考工记》铜锡六比四”掩盖实际“铜锡三比七”的偷工比例。江南制造局用“算珠平账法”虚报军工产量,每造十门炮仅报三门,余七门拆卖零件牟利;福州船政局以“算珠加密”上报的“战船出海日志”,实则记录的是宗室子弟的游船宴饮。这种数据腐败直接导致战斗力断崖:定海之战中,清军新铸的“威远将军炮”因炮身铜锡比例错误,炸膛率达58%;火绳枪因膛线加工误差,百米外命中率不足两成,而英军燧发枪命中率超六成——这些数据曾被算学吏提前预警,却被载龄以“动摇军心”为名封禁。
  算盘丈量过田亩、粮仓、烟土,却终究没能量出帝国的未来。——当算珠不再丈量真理,当数据成为腐败的遮羞布,再精巧的火器设计,也抵不过制度性的偷工减料。嘉庆朝穿越者播下的算学火种,终究在宗法腐败的寒风中,熄灭于鸦片战争的滚滚硝烟。道光帝望着养心殿内散落的算珠,深知这个曾以算盘丈量天下的帝国,已在算珠的脆响与炮火的轰鸣中,走向不可逆转的崩塌。

番外第47章英军入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