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二第7章炮击不准[1/2页]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古月墨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咸丰元年正月十八,辰时三刻,衡州城北门的青石板路上,算学炮队的骡马队踩过积水,铁轮在路面碾出深浅不一的辙印。为首的参将王廷赞掀开轿帘,望着城头斑驳的"福"字箭痕——那是嘉庆朝算学馆匠人留下的城防标记,如今箭杆早已腐朽,仅存褪色的算筹符号。
  "大人,"师爷递来潮湿的舆图,"衡州算学馆旧址在城西南角,离咱们的炮位不过三里地。"王廷赞捏着胡茬,目光落在舆图上的红点——昨夜探马回报,太平军匠人在旧址附近频繁出入。他摸了摸腰间的算筹筒,里面装着肃顺亲发的"甲字七号"密令:"算学馆旧档若落贼手,提头来见。"
  巳时,算学炮队在衡阳城外扎营,三十六门火炮沿丘陵一字排开。王廷赞踩着泥浆查看炮位,炮管上的"福"字暗记被雨水冲刷得模糊,想起肃顺的叮嘱:"这些炮是嘉庆朝造办处遗物,膛线刻度全按陈有福的算筹数据。"他转身问炮长:"千分算尺可校准了?"炮长低头:"回大人,载龄大人府上的铜料没到,螺距刻度差了三分......"
  未时,中军帐内,王廷赞对着《火炮仰角算经》蹙眉。书页间夹着张纸条,是肃顺从养心殿密道抄来的陈有福手迹:"七道右旋螺线,每寸十三牙。"帐外传来争吵声,是辎重兵在抱怨算筹标尺不足,只能用竹片替代。他捏紧纸条,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闷雷般的锤声——那是太平军在赶铸火炮。
  申时,雨势渐急。探马浑身湿透冲进帐中:"启禀大人!太平军在丘陵后设了十二处炮位,炮口朝向咱们的右翼!"王廷赞冲到帐外,望远镜里只见雨幕中的丘陵泛着暗褐,隐约有竹篓晃动——那是太平军匠人在搬运算筹标尺。他转头对师爷说:"传我的令,用算学炮试射丘陵东侧,逼他们暴露位置!"

番外二第7章炮击不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