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三第12章太后独断[2/2页]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古月墨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砂样本,与慈宁宫琉璃珠用料出自同一矿脉。」曾国藩凝视算理布上的「太」字徽记,忽然想起僧王蒙古包里的羊皮地图——那上面用铜筹刻着的驿站坐标,竟与算理布的铁路规划形成南北呼应。
  大寒前夜,僧格林沁的蒙古包里,算理布与羊皮地图并排铺开。布面的「铁路规划」边缘,绣着三枚首尾相连的暗纹——这是他命人参照草原「连营结寨」符号改良的算理标记。「京里要算具去纹,」他用铜筹敲击布面,「可咱们的驼队早把算理刻在了马鬃绳结里。」蒙古族匠人展开新制的算理布:表面是藏传唐卡的「八吉祥」纹样,实则每道褶皱对应不同的骑兵冲锋节奏。僧王指着布面暗处的三角压纹——那是用湘军差分机图纸边角改良的「风角算」符号,「曾国藩的机器能算弹道,咱们的铜筹能算风速,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天地算理。」
  立春时分,慈宁宫传来西洋自鸣钟的报时声。慈禧望着案头的《匠人籍册》,册中记录着僧王麾下蒙古匠人献来的算具形制——那些刻着马蹄印的铜筹、缝着风绳结的算理布,让她忽然意识到草原算理的精密。双喜呈上僧王密报:「蒙古少年在上海广方言馆译出洋人《马队弹道学》,专研骑马拉轻炮兵的弹道测算,用铜筹验算出的炮弹出膛角度,与咱们的琉璃算珠分毫不差。」慈禧拨弄琉璃算珠,算珠链突然断开,「太」字主珠滚入炭盆。她盯着珠子遇热显形的暗纹,想起僧王去年送来的「草原算理图」——那上面用铜筹标记的骑兵冲锋弧线,竟与洋人书中「骑炮协同弹道」不谋而合。「传旨,」她用银签挑起算珠,「着僧王部匠人入京,与神机营共研骑炮算具改良。」双喜退下时,瞥见太后腕间珠链多了枚新珠,刻着蒙文「马」与汉文「算」的合文。窗外爆竹声中,寒鸦掠过宫墙,翅膀下隐约可见僧王驼队的算理布结节——那些用雪水浸泡过的布纹,此刻正随着春风,将草原的算理智慧送往中原的每座军帐。

番外三第12章太后独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