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三第15章忠王之死[2/2页]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古月墨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同的方位坐标。「忠王倒是聪明,」桂祥将布片浸入酒精,马尾纤维遇湿膨胀显形为苏州街巷图,「可惜再精妙的织纹,也怕水火相侵。」他不知道,匠人趁乱将未燃的算理布碎片缝入袖口,随护城河的流民漂向四方。
  冬至夜,苏州城笼罩在寒雾中。一名盲眼评弹艺人坐在破庙前,三弦琴音里藏着特殊的停顿——那是铁锚堂新创的「弦索密语」,每个休止符对应算理布结节的位置。他脚下的瓦罐里,装着从护城河捞起的织锦残片,碎片边缘的「双结扣」触感独特,通过指尖摩挲即可还原密语。「忠王算筹沉了河,算理布片化渔歌……」艺人的唱腔里带着哭腔,却在尾音突然扬起,「待得春风吹两岸,千针万线织甲罗!」路过的老妇人悄悄将一片残片按在掌心,残片上的「火德」刺绣虽已褪色,经纬线却记得铁锚堂「三上四下」的密织手法。
  长江口的渔船上,老艄公望着东方既白。他昨天从护城河流域捞起的算筹残片,此刻正与船头的铜筹碰撞,筹身刻痕刮下的铜粉落在织锦碎片上,竟显形为「水遁」二字——那是匠人用铜锈与布面化学作用的显影术。远处传来晨雾中的评弹声,弦索节奏与铜粉堆积的纹路暗合,仿佛整个江南都在以物传意。「算理布片随波走,」他将残片系在渔网边缘,「每片锦都是算理舟。」江面上泛起的涟漪,映着渔网上的碎布飘摆,恰似忠王沉入河中的算筹,正以织物为载体,在江海之间继续漂流。

番外三第15章忠王之死[2/2页]